□记者 高浩钦 特约记者 罗凯瀚
特约通讯员 邓达阳
近日,记者走进普宁市大坝镇顶深水村积分兑换超市,只见货架上摆放着洗衣液、洗衣粉、铅笔盒等各类生活用品,令人奇怪的是,货品并没有标明价格,而是注明了分值。前来“采购”的村民不需付款,仅凭手里的“积分卡”就能向工作人员兑换货品……
原来,顶深水村是我市率先借“积分”破题,助治理“提分”的首个试点乡村。该村积极探索运用“网格化+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制订科学的积分办法和实施细则、开设积分兑换超市和积分兑换礼品等举措,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文明新风尚。
打造“积分兑换超市”,将村级事务与村民利益联系起来
近年来,普宁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以党建为引领,通过采取“党建+基层治理”等方式,全面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水平,努力跑出美丽圩镇建设“加速度”。顶深水村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行动为抓手,积极推行“积分制”管理激励机制,整合乡村各方力量和各种资源,探索形成符合发展实际的乡村治理积分制新路径:打造“积分兑换超市”,将村级事务与村民利益联系起来,以户为单位进行积分评选,每月进行一次积分物品兑换,设立爱党爱国、平安村居、美丽家园、村民风俗等7个版块51项积分细则,对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等行为进行量化积分,以量化管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移风易俗、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工作落实落细,推动乡村治理方式由“任务型”转为“激励型”,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为保证乡村治理积分制稳步推进,顶深水村“两委”鼓励全村所有家庭使用手机端积分制“粤治美”小程序,参与乡村治理各项事务;利用网格化治理体系,积极开展党员联系户走访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派发传单、演示APP、面对面答疑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并由5支村级志愿服务队先行示范,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让积分制真正走进每家每户。
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
漫步在顶深水村村道,道路干净宽阔,村民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处处绿意盎然,美丽村容村貌的背后,与积分制管理模式的推行密不可分。
顶深水村积分制管理模式的推行,离不开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支持。
近年来,普宁市大坝镇近年来始终把党建引领贯穿到工作开展全过程,为美丽圩镇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该镇坚持在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圩镇长效管理机制,增强圩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方面,紧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党员联系户”网格化工作,全面搭建“村‘两委’干部-党员-户”的组织架构,进一步摸清各家各户底数、统筹圩镇发展与安全,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不断提升圩镇精细化管理程度;另一方面,组建村级志愿服务队伍,落实各村(居)统筹辖区内教师、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民兵、退伍军人、乡贤和热心村民等人员成立1支党员先锋队和5支村级志愿服务队,协助村开展环境清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水平,营造圩镇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实行积分制后,村里的风气变好了,环境更优美了,没想到参与乡村治理可以加分还能兑换物品……”这些声音,是顶深水村村民对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推行积分制,不仅是一种物质奖励,更是一种精神嘉奖,为无形的村规赋予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让村民养成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良好习惯,村民既是乡村治理的参与者,更是乡村治理最大的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