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耿宏
小时候,天一黑下来,整个村庄都是一片漆黑,这时,就会发现在家乡的东南面较远处,有一盏会旋转的灯,很亮很神秘。曾听小伙伴说,那是坐落于海边的灯塔,有“驱邪”之用。我怀着童年时对灯塔的那份好奇与向往,今天决定驱车前往现场,揭开心中灯塔的神秘面纱。
这是“亚洲第一航标塔”之称的石碑山灯塔,位于广东省惠来县靖海镇西南石碑山岬角,坐落在水色与山色交相辉映的地方,宜人的空气,引人入胜的风光。不过,要走一段很深很深的水泥路,因为是岬角嘛,难找是正常的。才依稀看到灯塔上半身,熟悉的海腥味却已萦绕鼻翼。乘着柔软的海风,不知不觉间灯塔就在我眼前,巍然地屹立于南海边上。
一柱入天的花灯,需抬头仰望,白色的灯塔高耸入云端,引人遐想。灯塔为1989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68米,塔顶灯光视距24.5海里,主光灯每10秒闪动一次,日落而亮,日出而熄,并配有雷达应答器和无线电南澳海滨旅游中心导航系统等设备,是中国16个导航台中最高者。
据资料记载,此灯塔初建于1882年,1928年改建,1932年由中国接管,1943年被炸毁。1948年重建后改为高一百一十英尺(约33.5米)的斜格钢塔。
小时候看到的会旋转的灯就是它了!这时,心情无比地欣慰,却又莫名地多了点“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遗憾,可能是来的时候是白天午时,没能赶上灯发光的情景吧。
据说这里是惠来海上门户的交通要塞,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往来络绎不绝。而石碑山岬角系粤东海岸线拐弯处伸入海洋的最突出陆地,水下暗礁林立,对往来船只威胁甚大,旧时曾有许多船只在此触礁,石碑山灯塔由于位置显目,历来是海上航行和渔民归航的重要标记,基本功能是引导船舶或指示危险区域,可见该灯塔的重要性,这也间接解锁了小时候小伙伴提到的——灯塔的神奇作用了。
据这里的工作人员说,登临塔顶远眺会看到浩瀚广阔碧波万顷的南中国海,若是晴好天气,在塔顶上观日出日落则十分绚丽壮观。我不禁想,端庄威严的白色灯塔与不远处转动的风车动静相宜,又与碧海蓝天、万丈霞光融成了一派令人赏心悦目的海景风光,肯定美不胜收!那情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无比神往啊!
灯塔西南脚下,建有一个宽敞的广场,广场正中央伫立着面朝南海的象征性巨大建筑物,像极了浮出水面的鲸鱼的背鳍,这是在告诉人们,这片目前仍然宁静的海域,曾经是一片鲸游鲵潜的深海;而鳍背面镶嵌着一幅主题为“寸海不让”的宽大铜色壁画,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了一些历史,这里曾经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的物资储备基地。这也在告诉世人,历史之昭昭,中国的疆域自古至今不容侵犯!
广场的南边围有一道一百多米蜿蜒的红色护栏,这是凭栏听潮的绝佳处。凭栏处,如果你够细心,你会听到青葱色的山林在风中哼着悠悠的乐曲、金黄色的沙滩在沙沙地轻和;你会窥见红褐色的礁石在亲吻着心爱的浪花,还有那蔚蓝的天穹与碧蓝的海水在一线处深情地拥抱。对了,那条银白色的线不就是远礁上垂钓者放出去的长线吗!当然,这里成百上千的风车无疑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乳白色的风车成群地在摇曳着动人的舞姿,和着沁人心脾的海风,它们在奏响一曲亢奋之歌,时而讴歌着大海,时而赞扬着蓝天,时而清颂着灯塔,日出和鸣,入夜独吟。
如果你移步到灯塔的东南方向处,有一处高兀的礁石,这里最适合游客同跨海的红色铁桥合影留念了。其实,跨海的红桥叫坂美大桥,坂美大桥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设计建造的,总长度为2.2公里,其中桥梁段长度为1.7公里,是一座双层双车道桥梁。桥梁的上层设有一条双向四车道公路,下层设有一条双向双车道铁路。坂美大桥的建成,为揭阳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也为惠来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可不是,你看,红桥边一艘百吨级的货轮正在鸣笛起航!
这里正在布局和建设一个以石碑山灯塔为中心的旅游区,而天然资源与人文历史的优越结合,假以时日,这里必然会成为一个高级舒适的海边观光旅游胜地。来吧,这里风景独好,你可以登临灯塔以眺远,也可以静倚护栏以听潮,更可以独坐礁石以垂纶。来吧,一起拥抱这片斑斓的海!
灯塔,夜航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