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00万字。但如今电子产品充盈着我们的生活,阅读对很多学生来说成了枯燥甚至是痛苦的事。读书关乎个人成长,一个人在孩童时代读过的书会内化为生命本身,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让他们能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爱上阅读。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亲子共读,让阅读更有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可以说,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比任何措施都更有效。所以一年级学生进入学校后,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或家长讲座、发倡议书等方法,向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教育和阅读,积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鼓励家长进行亲子共读,用实际行动引领学生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引路,让阅读有榜样
教师要以身作则,先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学生发现老师爱看书,明白老师对阅读的重视,受到影响,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一个知识渊博、妙语连珠的老师,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老师爱读书,学生也会跟着爱读书,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对学生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三、推荐阅读书籍,让阅读更健康
曹文轩说“读高贵的书,你就会变得高贵”。可见好的阅读才能真正润泽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推荐适合的读物。通常我们会推荐以下几类,一是每册书中的“快乐读书吧”书目;二是分年级推荐优秀古诗文和名家名著;三是与课文作者有关的书籍,学生刚学完课文,对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会非常乐意去阅读。所以学完法布尔的《蜜蜂》可以推荐他的著作《昆虫记》,学完冰心的《肥皂泡》可以推荐其诗歌集《繁星》《春水》等。
四、方法灵活多样,让阅读更快乐
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教师就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一是开展阅读指导课。这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掌握更多阅读技巧。比如我执教的童话阅读指导课《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目录阅读,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二是夸张朗读法。无论是朗读课文,还是给学生讲故事时,教师要善于运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和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现情感的变化,学生经常倾听这样的朗读,耳濡目染,就会在不自不觉中爱上阅读。三是角色扮演法。活泼好动、表现欲强是学生的天性,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把自己代入故事情节,对故事内涵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四是故事新编法。有些故事可以把结尾部分交给学生,让他们发挥想象,给熟悉的故事来个不一样的结局。比如读到《狐假虎威》,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说说老虎被狡猾的狐狸欺骗之后,它会做些什么呢?狐狸又会有怎样的妙计来对付老虎呢?学生参与到故事的改编创作中,让学生在爱阅读的同时也有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开展活动,让阅读更丰富
小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许多孩子都是“三分钟热度”。因此必须经常开展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保持对阅读的兴趣。阅读活动可以多种多样,比如“21天阅读养成计划”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习惯;“好书推荐会”活动,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故事或书籍,交流阅读的不同体会,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记录卡和亲子共读卡活动,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并能写下自己的读书体会;“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魅力的同时,也提高古诗词的积累……可以说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爱上阅读。
总之,家校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再加上丰富的活动和方法指导,一定能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和鼓励,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和途径,使阅读变成学生的习惯,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