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
·推动苗木产业高质量发…
·拓宽为民服务渠道 …
·我国海域管理从“二维…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持…
·加大研发投入 优化…
·赋能园区经济高质量发…
·“1米高度”如何更好…
·以“法”之名 守护…
·诚信揭阳之典型案例
·示范引领更多家庭见贤…
·严厉深挖打击 网络市…
·个人信息变更 注意正…
·以人才引擎驱动卫生健…
·提高基层群众健康意识…
·让养老更有“医”靠
·24小时全天候守护群…
·省级名医将常驻惠来服…
·煤气中毒,请及时选择…
·北斗系统今后可在全球…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致死…
·在红海截获一艘“以色…
·被困在加沙地带最大医…
·以色列与哈马斯接近达…
·“双减”政策下数学作…
·2023中国5G+工…
·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发…
·中沙两国央行签署双边…
·等待冬雪落肩头,坐看…
·伊朗国产高超音速导弹…
·普宁市自然资源局国有…
·擦亮地方特色文化名片…
·促进旅游投资务实合作
·普宁市自然资源局国有…
·孩子自觉性差,家长该…
·关注孩子的求助信号
·蚂蚁和西瓜
·A股三大指数收涨 …
·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
·《向山而行》
·优秀传统文化润童心
·消失的清晰世界
·“星河杯”潮汕中小学…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孩子自觉性差,家长该怎么办?
专业人士认为,多鼓励是有效方法,关键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时间:2023/11/21

 

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觉性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当孩子坚持做某件事或完成了某件事时要多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才能让其有下一次也要做好的信心和动力。林洁松 摄

  □记者 陈伟生 通讯员 林 莉

  生活中,有一些家长经常吐槽自己的孩子在做事情时总是不自觉:“学习磨磨蹭蹭,很不自觉”“写作业经常走神,总要时刻盯着才行”“做什么事都需要家长催着才会去干,家长不催他就不做”……家长担心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更为不懂得该如何教育孩子而伤脑筋。

  面对自觉性差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呢?对此,专业人士认为,孩子的自觉性要从小培养,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要有爱、耐心陪伴和支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允许孩子犯错,理解接纳孩子的现状,找出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家长要信任孩子,对孩子多肯定和鼓励,帮助孩子去克服困难,引导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得到更多成就感、满足感,提高孩子自身的价值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激发孩子学习、做事情的内驱力,孩子才会变得主动自觉;家长要明确界限,不要过多干预或替代包办,要适当地学会放手,给予孩子做事情的自主权和自由作选择的机会,激发孩子自身的内驱力,更要让孩子明白要对自己负责,培养孩子责任和担当的品质;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自觉的好榜样;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表、时间表,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教会孩子遵循时间计划去做事,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孩子自觉性差,家长很烦恼

  “我儿子上三年级,每天放学回家就想玩手机、看电视,让他做作业成了我头痛的事,不催个十遍八遍他根本不会去做,而且做作业时磨磨蹭蹭的,每天总是拖到最后我要发火了他才完成,而且越催作业写得越慢、错得越多,还把家里弄得鸡飞狗跳,苦不堪言。最令我烦恼的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家住榕城的陈女士说,在上学期间早上叫孩子起床是个大难题,闹钟吵醒了全家人,唯独孩子不愿起床,总是赖床到最后一分钟才匆匆穿衣去学校。

  同样为孩子自觉性差而烦恼的李先生说:“我念六年级的孩子最近做什么事都要和我谈‘交换’条件,如‘你给我100元我就去上学’‘我要买一双名牌鞋,不然我就不上体育课’等,我只能用各种方法哄着才能让他乖乖去上学,这让我非常头疼。”李先生苦恼地说,孩子学习不自觉,拖延症严重,要求孩子去做事情时,孩子总找各种理由拖延,什么事情都要监督或催着才会勉强去做,而且做事情只要遇到一点挫折或者困难就会放弃,不会继续做下去。

  生活中自觉性差的孩子有不少,家长都担心自觉性差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教育孩子,令家长烦恼不已。

  缺乏内驱力是导致孩子自觉性差主因

  孩子自觉性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揭阳市天蓝心理服务中心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陈洁婷分析认为,导致孩子自觉性差有孩子缺乏内驱力等六方面原因。

  一是孩子缺乏内驱力。这是导致孩子自觉性差的主要原因。孩子玩心大、好奇,当对学习或做事情失去兴趣或遇到一点小挫折小困难时,就没有了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孩子发现不了自己的强项,对学习或做事情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缺乏成就感,难以获得自身的价值感而失去动力。二是孩子不明白自己的责任。孩子不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该做什么,也从来没体会过因为不自觉而导致的后果,不明白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认为学与不学、做与不做并没什么差别,从而产生了懈怠、惰性。三是孩子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孩子年龄较小,外界充满诱惑的事物又很多,孩子很容易被吸引,如手机、电脑等,而孩子又没有好的自制力,导致专注力缺失而泥足深陷。四是家长大包大揽。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度放任娇惯,大包大揽代替孩子做事,导致孩子形成依赖性,自然就会没有自觉性了。五是家长过多干预。一些家长把事情都想在孩子前面,看到孩子没有行动就认为孩子不自觉而无法忍受,便开始各种催促、干预、监督唠叨,让孩子心生反感,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只有家长催才去做事的习惯。六是家长没有给予孩子鼓励。一些家长总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是家长想要激起孩子的胜负欲,但适得其反的是,家长这样做反而使孩子得不到鼓励而变得自卑、没有自信,学习和做事也就没有了积极性。

  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是关键

  孩子自觉性差,家长该怎么办呢?对此,陈洁婷给出了建议。

  一、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孩子的自觉性要从小培养,家长要营造安全温暖、积极乐观、舒适安静的良好家庭氛围,少一些催促与强加过高的要求,引导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体验学习、做事情的乐趣,并不断完善自己,逐渐变得自律起来;对培养孩子自觉性尤为重要的是家长要有爱、多点耐心陪伴和支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孩子才能够更加自信、自觉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和失败,不要对孩子犯下的错误过分谴责,理解接纳孩子学习成绩下滑、做不好事情和有不良情绪的现状,调整期望值而少些焦虑,避免孩子产生挫败感而缺乏自信;家长要鼓励孩子敢于尝试新的事物,从失败中学习,并帮助孩子找出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孩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要培养自觉的孩子,关键在于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当孩子察觉到做某件事会给他带来价值感、成就感时,他会从内心去认同这件事并自觉地去做;反之,当孩子感觉到某事没有希望做好、带给他的是不好的感受或找不到自我价值感时,潜意识里就会产生抗拒心理而放弃。这时家长要信任孩子,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相信孩子有成功的能力,允许孩子自己与困难战斗,让孩子从中体验自我价值,增强自我价值感;只要孩子有点滴的进步和优点,家长就要及时多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有价值的,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这是培养孩子自觉性和激发孩子内驱力的有效方法;当孩子碰到困难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去克服困难,鼓励孩子对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并激励孩子改进和成长;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得到更多成就感、满足感,提高孩子自身的价值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激发孩子学习、做事情的内驱力,孩子才会变得主动自觉。同时,家长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非常优秀的孩子比,以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家长要明确界限,学会放手。家长要明确界限,不要过多干预或替代包办孩子的事情,否则会好心办坏事,孩子会失去锻炼的机会,又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而毫无自觉性。俗话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教会孩子具体的方法、技巧后,家长要适当地学会放手,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让孩子自己动手、独立思考、独立做好自己分内、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帮助孩子戒掉过度依赖别人的毛病,教会孩子独立;家长要给予孩子做事情的自主权和自由作选择的机会,给予孩子自由和空间,让孩子因充分被尊重而变得更有活力,才能激发孩子自身的内驱力,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孩子做事的自觉性;家长要放手但不撒手,密切关注孩子的表现,有状况则及时干预并予以教育引导,当好孩子的引导者、陪伴者,教会孩子怎么成功,也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失败,更要让孩子明白要对自己的学习或做事情负责并承担后果,在培养孩子解决问题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责任和担当的品质。

  四、家长要树立自觉的榜样。要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家长就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展示自觉性和主动性的特点,树立自觉的榜样,言传身教正确示范,用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去影响孩子,家长做事积极性高,孩子耳濡目染之下做事积极性也会更高,如当孩子看到家长在家里主动承担家务,自觉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就会仿效家长的行为,并注重自己在生活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既要做榜样,又要做“导航”,如家长晚上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会书,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氛围等,并告诉孩子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自己做、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等,并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教会孩子自主规划、管理自己的时间及掌握一些正确的方式、方法,增强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家长要相信孩子能够自我管理,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计划表、时间表,并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用规则去约束孩子,家长要告诉孩子:“我相信你能监督好自己。”这样可以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帮助孩子克服惰性,使孩子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各项任务,并逐渐养成自觉的习惯,孩子的努力也会变得更有意义;规则会培养孩子的边界感,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执行力,因此家长要耐心协助孩子细化计划,列出每天需要自律的具体内容、要求及改进方法,专时专用,如“今天要完成哪些事”“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完成后自由支配的时间有多少”“没有按时完成的惩罚又是什么”等等,家长要监督孩子做到,并在适当时予以帮助和引导,让孩子在实践中深刻体会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而有效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教会孩子遵循时间计划去做事,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孩子树立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并引导孩子养成有效管理时间、高效利用时间的好习惯。家长要坚守奖惩原则,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的,帮助孩子认识到自觉性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如当孩子坚持做某件事或完成了某件事时要多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才能让其有下一次也要做好的信心和动力。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