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集体小幅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46%,收报3068.32点;深证成指涨0.43%,收报10022.70点;创业板指涨0.32%,收报1992.97点。市场成交额放大,昨日成交9273亿元,北向资金昨日净买入13.73亿元。
行业板块呈现普涨态势,机器人执行器与培育钻石概念股大涨,电机、仪器仪表、通用设备、教育、船舶制造、中药板块涨幅居前,仅贵金属、证券、珠宝首饰、多元金融、汽车整车、煤炭行业下跌。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超过3900只。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活跃,赛为智能、富佳股份、科力尔、日发精机等超10股涨停。脑机接口概念股震荡走强,南京熊猫、创新医疗涨停。猪肉概念股迎来反弹,金新农、新五丰涨停。短剧概念股开盘冲高,岩山科技、引力传媒、天威视讯涨停。卫星导航概念股尾盘拉升,航宇微、湘邮科技涨停。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截至收盘,沪股通净流入10.89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84亿元,合计净流入13.73亿元。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通用设备、互联网服务、计算机设备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通用设备净流入6.51亿元。
净流出方面,证券、汽车整车、光学光电子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证券净流出13.11亿元。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中金公司表示,展望后市,市场在临近前期成交密集区后短期可能有所波动,但内外环境仍在边际改善,市场估值也仍处于历史偏极端水平,对于后续市场表现不必悲观。而从近期影响市场的因素上,接下来可主要关注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我国逆周期调节政策逐步加码,临近年底投资者对政策关注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是美债利率波动对全球资产配置带来影响。配置方面,情绪改善将助力成长估值修复,建议投资者关注三条配置思路:一是前期风险释放充分、且存在产业催化的科技成长细分领域,如半导体、通信等TMT相关行业以及医药生物等。二是温和复苏环境下基本面有望先行改善的行业,如具备较强业绩弹性的白酒、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以及景气度提升的出口链相关行业。三是虽然近期市场交投情绪好转、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前期凭借安全边际取得超额收益的高股息相关行业短期面临一定压力,但结合对当前经济环境和利率趋势判断,中期高股息资产仍可能有较好的相对表现。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展望后市,外部流动性环境将继续改善,且近期国内政策信号积极,后续有望进一步加码。市场在短期整固之后,震荡向上趋势有望持续。一方面,海外流动性加快改善。美国公布的10月CPI、PPI等数据改善超预期,美债收益率持续下行,海外石油价格继续下跌,明年降息预期前置。加息预期见顶是本轮下降的核心,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的回落,可改善国内股市短期的增量资金情况;若加息见顶的假设逐渐验证,美债收益率大概率下行,利好A股反弹。另一方面,加大信贷投放信号明显。近期金融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召开代表性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保障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加大房地产信贷投放信号明显,预计今年年底和明年初房地产信贷规模改善,信贷规模有望回升。配置方面,生产淡季、需求偏弱环境下指数向上空间仍需进一步催化,但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支撑下预计贝塔无忧,叠加全球流动性环境边际向好不变,具备产业周期催化的半导体、医药及汽车更具弹性,主线行情未完。行业方面,投资者可关注电子、创新药、海风、机械设备、火电、汽车、白酒等。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展望后市,虽然基于事件催化的交易告一段落,短期有所休整在情理之中。但岁末年初行情仍有纵深,短期休整后,仍看好反弹行情延续。其中,美债收益率下行,国内加码宽松的确定性较高。稳定房地产市场,需要总体利率有效下行,更需要针对房地产的定向宽松支持。因此,2024年债市投资者配置势必发生重大变化,严重的“资产荒”可能再次出现。因此,国内利率总体也是易下难上,分母端改善容易形成国内外共振。配置方面,岁末年初行情后续的空间,核心驱动力是分母端改善。因此,可重点关注科技,如华为汽车链,消费电子创新能力向电动车迁移,有望成为供给创造需求的景气方向。同时,AI爆款应用出现只是时间问题,继续看好海外AI应用落地的A股映射。同时,创新药方面,2024年困境反转预期强,而今年四季度是阻力最小的窗口。此外,可关注国内刺激加码,经济预期改善,先进制造和消费核心资产的“顺周期”机会。
兴业证券表示,展望后市,随着外部环境改善、外资逐步回暖、国内政策持续发力、资金面改善带动正反馈等利好不断加码,岁末年初市场仍有进一步向上修复的空间与动能。具体而言,首先,外部环境持续改善,外资流出压力有望继续边际缓解。美国通胀预期回落和经济走软之下,美债利率、美元指数快速下行,美股显著修复,带来外部环境整体性的改善。随着海外环境改善,此前外资无差别流出新兴市场的情况已在逐渐被扭转。其次,各项政策宽松继续加码。年底随着各种重要会议陆续召开,后续包括降准降息、一揽子化债等进一步的政策宽松举措有望继续落地,并对市场形成支撑。再次,是国内资金面持续边际改善。近期随着市场底部修复,国内资金面迎来改善,对市场形成正反馈。例如基金发行边际回暖的同时,近期赎回压力也有所减弱。配置方面,当前经济呈现底部企稳迹象,高景气行业占比仍处于底部但已逐步回升,因此建议投资者进攻高景气,以红利低波为底仓,并布局库存周期。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