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
·我市外贸进出口增速连…
·习近平对低温雨雪冰冻…
·习近平向美中贸易全国…
·在二十届中央机构编制…
·推动我市党管武装和国…
·体验军营生活 促进…
·“慈善+保险”助力“…
·11月份国民经济持续…
·液化石油气钢瓶新国标…
·为推动规划实施提供坚…
·网络信息安全及反诈知…
·创设情境提升语文学习…
·在劳动教育中如何更好…
·回望2023:宇宙探…
·冬季安全防护小知识
·气候变化引发三大健康…
·虚假的“新鲜”:生鲜…
·研究表明生物衰老或可…
·电子催眠时钟:“唱”…
·除臭电子垃圾桶:给厨…
·沉醉可养心
·二○二三,我的幸福“…
·命运总会青睐那些怀揣…
·暖暖的冬日味道
·人间有味
·鼠壳粿里的思念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虚假的“新鲜”:生鲜灯如何“误导”你的眼睛?

时间:2023/12/16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购物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食品,我们每天都要购买、消费。然而,你是否知道,那些看似普通的商场、超市、生鲜店、农贸市场等销售场所的“生鲜灯”其实是一种误导消费者的工具?近期,一项新法规的出台,彻底禁止了这种“美颜”灯具的使用。本文将为您解析生鲜灯的奥秘及其被禁用的原因。

  一、何为生鲜灯?

  生鲜灯,一种通过增加特定光源颜色来美化货品外观的灯具。这种灯具常常被安装在商场、超市、生鲜店、农贸市场等销售场所,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新鲜、诱人的视觉效果。然而,这种视觉效果是否真实反映了商品的质量呢?

  二、生鲜灯的误导效应

    事实上,生鲜灯的使用往往给消费者带来一种误导。在生鲜灯的照射下,食品的颜色往往比实际颜色更加鲜艳、诱人。然而,这种改变并不代表食品的实际质量。有时,消费者会根据灯光的照射效果来判断食品的新鲜度、口感等,从而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

  三、新法规的出台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政府出台了一项新的法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该法规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针对群众反映的“生鲜灯”误导消费者问题,增加了对销售场所照明等设施的设置和使用要求。新法规明确提出,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四、科普小贴士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避免被生鲜灯误导,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参考:学会观察食品的实际颜色。在选购食品时,尽量将食品移至自然光下观察,以避免被灯光效果误导。

  学会比较不同产品的真实质量。不要仅仅根据灯光的照射效果来判断食品的新鲜度、口感等,要结合食品的实际外观、气味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

  养成科学的消费习惯。在购买食品时,不要仅仅追求外观的完美,更要关注食品的内在品质和安全性。

  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购买新鲜、保质期短的食品,避免因食品过期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呼吁身边的亲朋好友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分享食品安全知识和消费经验,提高身边人的食品安全意识。

  及时了解相关法规政策。关注政府发布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政策,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合法维权的途径。

  总之,作为消费者,我们要学会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在购买食品时,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被生鲜灯等照明设施误导。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维权中来,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和权益。

普 中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