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文静 摄
黄 颖
春日出行选江南,“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诗与美食都和春天是绝配。
去绍兴怎能不去拜访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体验孔乙己“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的阔绰呢!春日绍兴老城区的鲁迅中路游客络绎不绝,好不容易挤过摩肩接踵的人群,咸亨酒店仍在,但掌柜的已不是那个掌柜,店里粉板上,“孔乙己还欠十九文钱呢”赫然在目。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在柜台前潇洒地排出九文大钱“温两碗酒,来一碟茴香豆”,然后边喝酒,边教“我”认字,把自己难得吃一次的茴香豆分给孩子的孔乙己如在眼前。茴香豆由蚕豆加盐,加茴香等香料煮制而成是,鲁迅笔下咸亨酒店的下酒物,只要一文钱,散了工的短衣帮站在柜台外边喝着小边嚼着香喷喷的茴香豆,此时是他们的快乐时光。
如今的茴香豆身价大涨,在阅读体验里鲁迅先生笔下的茴香豆是黑乎乎硬如钢豆,但眼前的这碟茴香豆似乎不是想象中那么回事。绿褐色的豆米壳,底下汪着一小圈料汁,用舌头褪去豆米,豆子很面,一点不费牙口。江南盛产蚕豆,鲁迅先生的故乡在绍兴,他在文章中多次写到蚕豆,蚕豆充当起时间和距离的使者安慰了他远离故土的思乡之苦。卢溢芳在《吃蚕豆》诗中写到 “配来樱笋相宜,翠实初看发嫩枝。不是江南红豆子,登盘也足慰相思”。三月蚕豆已登场,与春笋尖同煮,为时鲜中一绝。这一碟生煸蚕豆亦正如离离红豆之足慰羁客相思也。
但茴香豆并不能称得上是绍兴的美食名片,绍兴美食的精髓在“醉糟霉臭”四字。“醉糟”的灵魂在绍兴黄酒,醉蟹,醉虾,醉血蚶……糟鸡,糟鸭,糟蹄髈……都离不开绍兴花雕酒。绍兴的“醉”甜口居多,与潮汕生腌有别。嗜甜如我,自然是绍兴“醉”物更得我意。
而此行更期待的却是游人望而却步的“臭苋菜梗”。汪曾祺写到“臭物里特别的是臭苋菜杆。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中”。像果冻一样的“臭苋菜梗”是绍兴美食中的“黑暗料理”,可以单独蒸着吃,或和豆腐,芋头等同蒸。“臭”是中国菜的一大特色,实质是改变原有食物的风味,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此类美食有一定的地域色彩,离开这些地方,所谓的美食并不是让所有人都接受。同是绍兴人的周作人在北京收到臭苋菜梗,觉得“有一种旧雨之感”。 宋氏三小姐和她的丈夫,一个早餐吃沙拉,一个早餐必得有一碟臭苋菜梗佐粥,不知二人是如何同桌吃饭的?在宋三小姐眼里,此物会不会有“吃了大象粪便的感觉”?
如果不敢尝试此物,也可以选择绍兴臭豆腐。正宗的绍兴臭豆腐要用臭苋菜梗汁腌制,卖臭豆腐的再三和我们强调他的臭豆腐是用臭苋菜梗汁腌制的,旁边一大盆臭豆腐中拌着一节节黄绿的苋菜梗,有点老态龙钟的感觉,并没有看到“果冻式”的饱满。炸后的豆腐掩盖了一些“臭”味,外层起酥内里嫩,不拌汁,直接吃或者佐以特调的酱料。
20多摄氏度的绍兴街头春日朗朗,漫步小桥流水街头里弄,与美食相遇,寻一处阴凉,觅一段光阴,春日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