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星星 林怡然 通讯员 何浩玮 陈 琳) 在榕城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从区政府向有关单位、社会公众广泛征集遴选形成的12件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票决产生了榕城区2024年10件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是:
一、 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和强化产业技能人才支撑。开发超350个就业见习岗位,帮助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提高就业能力。建设1个“就业驿站”,就近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强化“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区技能人才支撑,开展“粤菜师傅”培训250人次以上,新增取得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劳动者2400人次以上,开展“南粤家政”培训1800人次以上。
二、 提高乡镇“三所学校”、县域高中办学质量和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学前教育生均拨款最低标准从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600元。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5%以上。新增建设1个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带动镇域内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规范园所管理、提高办园质量。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制初中学校标准化覆盖率达到100%.建设1家12355青少年服务站点,成立1支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伍,跟进处理青少年求助个案,完成2所义务教育学校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
三、 提升“一老一小”综合服务水平。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至少有2个乡镇(街道)新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并延伸建有若干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为248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582户改造计划。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提升行动,全面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持续增加医养结合机构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提高到38%,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提高到63%.免费为孕妇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为全区8家已备案托育机构统一购买在托婴幼儿意外责任保险。
四、 实施中心城区互联示范路整治提升工程和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谋划实施4条示范路整治提升工程,打造高效、便捷、整洁的交通环境。实施示范路两侧建筑物风貌管控提升,确保外立面风格协调统一、绿化简单美观。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超1公里,完成美丽农村路超7.98公里。
五、推进城乡污水综合治理。新建和改造城镇污水管网超50公里,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超2万吨/日,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进水浓度、污水收集率。因地制宜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市下达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任务,全区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5%以上。
六、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放心重点行动和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效能。完成食品抽检任务不少于4000批次,全区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千人6.4批次,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不少于3万批次,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现场检查评价和风险排查实现全覆盖。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超56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超6家,在热点消费领域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和消费投诉信息公示,12315平台投诉按时办结率和举报按时核查率保持在95%以上。
七、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社会救助差距,农村低保标准占城镇低保标准的比例达到81%以上,城乡低保补差水平不低于当地现行水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95元、261元提高到202元、270元。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2017元提高到2088元,散居孤儿(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从每人每月1359元提高到1407元。
八、提高利民服务便捷度和深入推进电信网络诈骗源头治理。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力争“急难愁盼我来办”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办结率达98%以上、满意率达85%以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多层次反电信网络诈骗体系,一体推进“打、防、管、治、建、宣”六项措施,强化源头治理,推动实现万人发案数同比下降10%.九、实施公共文化艺术普及活动,推进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开展文化艺术普及志愿活动5场次以上,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5场次,开展“送戏下乡”“本土优秀文化进校园”等演出活动5场。指导组织举办各类阅读活动5场次。建设社区体育公园1个,推进全民健身设施示范点建设5个,组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0场次以上。
十、继续实施农业保险扩面提质。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全区农业保险扩面达13个品种以上,保费目标达到1351万元(包括林业保险保费43.04万元), 保障和服务粮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