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打造练江绿美景观带 …
·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
·公安部发出“五一”道…
·我市2个镇27个村入…
·全力以赴抓好安全防范…
·中国民营企业加速“出…
·持续防御强降水及其引…
·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
·我市将迎来新一轮强降…
·税宣进乡村 书香润…
·学好先进地区经验 提…
·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助…
·涵养好家教 传承好…
·提升会员素质 活跃…
·外观充满活力 内饰…
·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二…
·极氪009光辉正式上…
·车市快讯
·东都二年
·芳香世界里的欲望与恶…
·一部探寻精神家园的扛…
·【新书荐读】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现…
·让革命文物焕发恒久光…
·一份珍贵档案 一腔…
·苍生因何指百姓
·强化“四预”措施应对…
·珠江流域韩江发生今年…
·我国推力最大液体动力…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
·义务教育将常态化抓好…
·非洲国家为何要求西方…
·彩礼婚俗应回归“礼”…
·打击违法信息外链
·119号元素,我们在…
·深圳市常住人口创历史…
·融融春日 漫读《诗…
·慧眼看人生
·在冻土层挖掘世道人心
·时间之外 (外一首)
·城里的月光
·上砂河:榕江重回揭阳…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彩礼婚俗应回归“礼”性

时间:2024/4/29

  五一长假临近,将迎来婚礼高峰期,“彩礼”又是绕不开的话题。近年来,这一话题尤其是农村高额彩礼现象备受关注,从街头巷尾到网络空间,高额彩礼总成为热频词。

  中国是礼仪之邦,彩礼自古就有。源于传统结婚习俗中的“三书六礼”,本为彰显中国人对婚姻的重视,也代表男方对女方的尊重。然而,近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彩礼出现异化,“礼”的本质退化,“财”的特性凸显,甚至形成攀比之风。

  记者在采访中曾听到关于彩礼“一动不动,万紫千红”的顺口溜。其中,“一动”指的是汽车,“不动”指的是房产,“万紫千红”则指现金纸币的颜色。饱受诟病的高额彩礼,在一些地方成为一些农村青年迈向婚姻殿堂的“拦路虎”。

  高额彩礼现象的成因复杂,既有农村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也跟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观念认知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点名高额彩礼;去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全国妇联联合举行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治理高额彩礼的新闻发布会,发布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月1日起施行。这些都足见党和国家对高额彩礼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治理决心,也折射出这一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遏制农村高额彩礼,无疑也是对基层政府施政智慧的考验。从党员带头婚事简办、集体婚礼倡导“零彩礼”到建立相亲平台创新说媒方式、将彩礼标准写入村规民约……近年来,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引导婚俗新风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治理农村高额彩礼不可能一蹴而就。移风易俗重在引导而非强制,要谨防因急于求成而导致治理手段出现偏差。有的地方曾以“黑名单”张榜公示方式曝光高额彩礼行为,类似做法有违依法行政的原则,当引以为戒。

  在通过有效引导改变群众观念的同时,根治高额彩礼更应抓住“牛鼻子”。只有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村青年在本地就业的机会,让他们收入稳增、发展有望,吸引越来越多农村青年尤其是女青年扎根乡镇,才能改变农村未婚青年男多女少的现状。高额彩礼失去生存土壤,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彩礼婚俗才能真正回归“礼”性。新华社电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