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浩钦 郑乔慧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遇事有地方说,也有办法解决了。”“多亏镇、村干部积极协调、沟通,解开了我们心里的小疙瘩,让邻里关系更融洽了。”……在普宁市占陇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室内,经过多部门工作人员的努力调解,因某些原因产生矛盾的群众最终解开心结,双方握手言和,达成满意的调解结果。提及此事,当事人都赞不绝口。
面对面坐下来,大事小事一起议,是占陇镇解决群众诉求、化解基层矛盾的生动实践。占陇镇商贸流通活跃,流动人口众多,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中,该镇持续深化平安建设,以“1+6+N”工作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着力巩固综治中心枢纽功能,整合部门力量资源,打造多元解纷终结站,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强化“1个中心”,巩固指挥枢纽作用
综治中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中枢”,是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支撑。占陇镇切实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强化、巩固综治中心核心枢纽作用,将综治中心打造成各类风险防范和矛盾纠纷化解的“指挥站”和“终点站”。
记者在占陇镇综治中心看到,该中心严格按照相关功能定位高标准设置“五室一厅”,“粤平安”“雪亮工程”等平台统一集中到中心调度,整合省应急视频系统、视联网会议系统等多个信息平台,做到集受理、分拨、指挥、处置、监管、预警分析于一体。
在夯实阵地建设的基础上,占陇镇综治办、司法所全员进驻综治中心,派出所、人民法庭、市监所、人社所、民政办等部门以“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形式进驻中心,按照“整合资源、精干高效、联合运作、优势互补、工作联动、方便群众”原则,多部门多主体“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帮扶”,实现“一站式”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健全分流交办、吹哨报到、部门进驻、工作流程、会商研判等20项工作制度,工作制度具体化、工作职责清单化、工作内容档案化,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一站式办理”的制度化保障。
据统计,2023年以来,占陇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25宗、化解318宗,化解率97.8%,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整合“6方资源”,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在强化综治中心中枢核心作用的同时,占陇镇健全网格管理,整合多方资源,依托“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推进诉源治理、矛盾化解、法律服务保障,加快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畅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为有效打通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占陇镇以综合网格为单元,全镇共划分为513个小分格,分类配置各类网格员802名,构建“一核多元、一网覆盖”的基层综合网格治理体系。充分发挥镇、村综治中心和村综合网格及网格员前沿阵地、基层触角作用,注重平战结合,坚持主动出击,紧盯重点时段、重点部门、重点区域,全面细致排查辖区各类矛盾纠纷。2023年以来,辖区网格员共排查网格事件2530件,及时办结率99.9%.
与此同时,占陇镇建立健全部门进驻综治中心人员常驻、轮驻、随驻和“吹哨报到”与源头预防、分流交办和评价督导、风险研判预警及诉调对接、访调对接、警调对接等各项机制,以综治中心“一根针”连起“多条线”,构建起“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调处”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格局。统筹发挥司法所“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律师坐班制度”,派出所“一村一警”等基层政法力量作用,深化诉源治理、警调对接、人民调解、心理咨询。2023年以来开展法律服务585场次,法治宣传156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3800多份。
为推动基层治理提效赋能,占陇镇还推动“粤平安”和“雪亮工程”深度融合,实现对“人、房、楼、法”等“4要素”的高效管理,以科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2023年,建设完成“平安乡村”智慧小视频监控848个点位,实现全镇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全覆盖。
凝聚“N种力量”,营造共建共治氛围
基层社会治理,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切身的利益和诉求,需要群众积极参与、广泛参与。占陇镇坚持人民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拓展多元化解矛盾新渠道,营造共建共治良好氛围。
前段时间,占陇镇下寨村村民陈先生来到下寨村综治工作站,反映下寨村溪东洋角落的雨污分流工程施工许久,但排污沟以及路面未回填,存在安全隐患,且给村民日常出行带来不便的情况,希望村里能尽快到现场调查并妥善处理。下寨村“两委”干部了解情况后,立刻跟着陈先生来到现场,发现确有其事,马上联系施工队将该段路面回填平整,恢复如初,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像这样高效妥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已成为占陇镇乃至辖下近40个村居的工作日常。占陇镇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说,本着邻里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该镇还依托村里“老人会”“理事会”“房亲群”等平台,成功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为维护镇、村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为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占陇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39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志愿者、专业社工积极参与社会治安联防联控、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文明劝导、反诈禁毒宣传等各类工作,凝聚力量做好群防共治工作。同时,加强乡村文明及文化建设,定期举办“茶话会”,将村民们的合理诉求和有益建议写进村规民约;开展潮剧文艺汇演、猜灯谜等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明家庭”评比,选树敦亲睦邻家庭典范户,示范促进全社会尊老爱幼、和睦邻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