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希
我女儿刚开始上初一的时候,前几次的考试成绩都不怎么理想,家里人都很是焦急,建议我给孩子报补习班。我觉得,小升初后,学科突然增多了好几门,孩子肯定有些不适应,觉得应该给她一些时间去“摸爬滚打”。
我对女儿说:“学科突然增加了,学习压力也大了。我想,你对你现在的成绩肯定也不满意,不要怕,我相信你能学好。我给你一段时间,让你自己摸索一下试试,实在不行,我们再一起想办法,譬如报补习班。”女儿对补习一向排斥,听我这样说,她高兴地点了点头。
我和她约定,给她两个月的时间,如果两个月仍没有效果,那么,她就要听从我的安排,要么去上补习班,要么在家里接受我的辅导。
于是,女儿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都给自己安排了学习任务,刚开始几天还能严格执行,后来慢慢地就松散了,没有按计划实施。女儿的自我管控能力很差,特别是一拿起手机,就舍不得放下来。有好几次,我发现她偷偷在手机上看网文。这期间,我没有对她进行任何的干预,只是提醒她,两个月的期限马上就要到了。当约定的时间到了,她的学习成绩依然没有提高。我问女儿,是去上补习班还是我和她一起学习。这次,她没有排斥了,而是对我说,她愿意让我和她一起学习,通过做题提高分数。
此后每天晚上,我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儿,和女儿一起钻研习题,遇到不懂的,我们就在手机上看视频讲解,或是请教老师,通过做题巩固知识,这样坚持了两个月后,女儿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的劲头也提高不少。因为不是抱着排斥学习的心理,知道了自己的短处,所以女儿对我的辅导很是接受。
前阵子,听一个朋友说,她一个同事的孩子因为排斥补习班而产生厌学情绪,经常逃学,家长为此头疼不已。我庆幸我给孩子一些时间“摸爬滚打”,让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她觉得通过她自己的能力是没办法改变现状,因而才会虚心接受外力的帮助。
给孩子一点时间去“摸爬滚打”,让孩子从心理上主动觉得“要改变”,而不是被家长逼着改变,这样才能增强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