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阳浩泽医院举办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暨优秀护理人员表彰大会。

揭阳浩泽医院外科团队为病人检查恢复情况。

开展护理技能培训。
“不用来回折腾,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疗服务!”“大病不出镇就能得到治疗,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让群众就近看好病,是汕大医附一院揭阳浩泽医院落户揭阳以来的生动实践。全面开业启诊半年来,揭阳浩泽医院聚焦学科建设、医疗服务、学术科研等重点项目,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断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引起社会广泛赞誉,收获一波波好评。
硬支撑
多学科会诊模式为患者“排雷”
学科建设,是提升医院硬支撑的关键。目前,揭阳浩泽医院已开放26个专科门诊,6个住院病区,并已开通住院相关医保业务、住院生育保险和门诊特定病种待遇认定服务,周边群众寻医问药不用再舍近求远,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不久前,榕城区砲台镇居民蔡先生怀疑患上“腹股沟疝”(俗称“疝气”),便到揭阳浩泽医院普外科就诊,准备做微创手术。“本来到医院检查后,过几天就准备做手术。然而,经检查发现我的左侧心脏心血管有点阻塞,如果没去处理,就不能使用麻醉,无法做‘疝气’手术。”据介绍,患者蔡先生年近古稀,术前必须进行细致的检查;这一查,医生果然发现了新问题。
“在对患者心脏彩超中,我们发现他左心室的射血分数较正常人有明显的降低。这个过程我们就怀疑患者是不是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可能性,于是就请了心内科专家来给他联合会诊,同时将他转到心内科做一个冠状动脉造影。”揭阳浩泽医院大外科主任陈伯赞向记者介绍,如果患者真的患有冠心病,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血压降低甚至心跳骤停等非常危险的情况。因此,术前“排雷”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经诊疗,确定患者蔡先生没有明显的血管病变。排除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个“地雷”以后,蔡先生被转回到普外科病房,在麻醉科团队的保驾护航下,普外科团队利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成功为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实施了腹股沟疝微创修补手术。
细微之处见匠心。揭阳浩泽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既为患者排除风险,也彰显医院的综合实力。据介绍,该院自去年12月全面开业启诊以来,以“一科两院”精准对接优质三甲医疗资源,不断开设新专业学科,手术量也逐步上升。“我院开设有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血管和肿瘤介入科、神经内科、眼科等特色优势科室。近3个月来,手术量也逐渐增多,每个月都超过了100台。成功开展了胃肠道肿瘤微创、髋关节置换、脊柱微创、脑垂体瘤微创、脑出血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手术。”揭阳浩泽医院副院长陈君填介绍说。
软实力
科研教学同步对标三甲医院服务质量
在打造学科建设硬支撑的同时,揭阳浩泽医院也着力优化医疗服务软实力。与汕大医附一院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科研教学同步。“我们聚焦基层的需求,复制汕大医附一院的模式,对标三甲医院的服务质量来服务群众;同时,也针对年轻医生进行常态化的腔镜基础技能培训、对护士进行护理规范化培训,确保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副院长陈君填对医院规划发展充满信心。
“医”心“医”意办实事。为缓解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揭阳浩泽医院还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举办多场大型义医义诊活动,足迹遍布周边乡镇,惠及民众近5000人次,把优质的服务和暖心的关爱带给群众。“我本身是克罗恩病人,平时在就诊或疾病复发的时候会有一些困扰。刚好浩泽医院这边有义诊活动,就来了解一下平时的照护、患者的自我管理要怎么做。”市民陈女士说。
精医博爱,厚德济生。接下来,揭阳浩泽医院将以努力打造一家综合性高水平三甲医院为目标,秉持“医德医术兼优,全心全意为民”的服务理念,加快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力守护群众健康,为“健康揭阳”建设出力添彩。谈及医院未来发展方向,副院长陈君填表示,医院将增设更多病区,搭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逐步完善“五大中心”建设,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打造高水平三级医院,不断满足揭阳及周边群众“看好病、负担轻、服务好、就近就医”的需求。
撰稿:黄 蕾 通讯员 曾 娜
照片来源:揭阳浩泽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