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燕
端午节快到了。婆婆把新摘下来的粽叶放在阳台晾晒,散发着阵阵的清香,随风飘进屋来,闻之心旷神怡,不禁想起儿时跟随奶奶去摘粽叶的情景。
记忆中,每年的这段时日,人们就会到山上采摘粽叶,为端午节包粽子做准备,仿佛是迎接端午到来的一种仪式。老家的山沟里,粽叶资源丰富,端午节前的一个星期左右,摘粽叶的人来来往往,多是老人和小孩,宁静的山沟顿时热闹起来。
我可喜欢跟随奶奶去摘粽叶了。山沟里阴凉舒适,火辣的太阳被层层叠叠的绿叶阻挡,只零星地洒下几缕光束。清灵灵的溪流蜿蜒而来,叮叮咚咚唱着欢快的歌谣,朝山下流去,汇入村边的小河。溪边的山坡上,长着成片的粽叶竹。这种竹子通常长在树林下,一米多高,竹杆纤细如芦苇,长着硕大的叶子。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照在粽子叶片上闪闪发光。
奶奶在溪边的山坡采摘粽叶,我也想过去帮忙,但奶奶担心我被粽叶划伤,便叫我在溪边的石头上玩耍。我坐在浅水潭边,看着水中游来游去的鱼群,折一根细竹鞭轻轻拍打水面,听到动静的鱼群吓得四下逃窜,躲进石洞里。过了一会儿,才探头探脑地从洞里出来,结成群继续游荡,我故技重施,它们又开始慌忙逃窜躲起来。反复几次,鱼儿们似乎识破了我的诡计,再去拍打水面吓吼它们已经不奏效,也就失去了兴趣。
于是,我扔掉竹鞭,走到奶奶旁边帮忙摘粽叶。我右手摘粽叶,左手握着摘下的叶片一层一层叠加。粽叶太大了,我的手只能捏住半片,没叠几片便哗啦一声散落在地,只好把它摆放在地上,等摘够一把了再让奶奶扎起来。随着叶片的增加,一不小心粽叶便随着山坡的斜度滑走了,我一顿手忙脚乱,弄得蓬头垢面的。奶奶慈爱地帮我清理掉头发上的枯叶,再次把我哄回到溪边玩耍。
遇到同样跟着大人来摘粽叶的小伙伴,我们一起丢石子、吹树叶、爬树摘野果、在藤蔓上荡秋千……玩得不亦乐乎。不远处,大人们欢声笑语地在闲聊,双手飞快地掰着粽叶,发出清脆的“嗒嗒”声,像一串美妙的音符,在山谷中流淌。每当采到的粽叶叠到五六公分厚时,便“哗啦”扯来一根野藤捆扎成一把,塞进身旁的袋子里。不多时,奶奶采够了粽叶,提着装粽叶的袋子走下来,带着我沿着山沟而下,来到山下的路上走回家。
到家后,奶奶把粽叶放到阁楼的栏杆上摆开,一股植物的香气弥漫开来,恍若一串串清香软糯的粽子摆在眼前,引得我腹中馋虫乱窜。在端午节的前夕,奶奶把粽叶收下来,放到铁锅中煮一煮,洗净,开始准备包粽子了。盼望了好多天的粽子即将唾手可得,激动啊,也不去外面玩了,守在一旁直到粽子出锅,那种得偿所愿的满足感,让人无比的幸福!
清风徐徐而来,那久违又熟悉的味道,不时地在屋中游动,任由思绪飘荡。那带着清香的粽叶,那无忧无虑的时光,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成为了永远闪耀着光芒的美好片段。即使岁月流转,每当想起那个童年的摘粽叶时光,心中依然会涌起无尽的温暖与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