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依托1380万千瓦海上优质风能、2000亿元庞大风电市场和专业的海上风电母港,我市正全力打造临港产业园千亿级产业平台和海上风电万亿级产业链。
②广东蓝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里高127米、起吊重量2000吨的龙门吊“举重若轻”。
③机器人打磨抛光关键技术有力带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④智能全流程5G数智工厂实现“无人操控”。
揭阳港南海作业区通用码头开建,成为揭阳首个千万吨级吞吐量公共码头。
广东伊斯科碳四碳五制高端新材料项目预计年底正式投产。
巨正源(揭阳)新材料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发展醋酸产业链。
广东石化打造中国石油首个无信息孤岛的云原生智能工厂,成功入选“2023 年度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
驱车行驶在揭阳沿海一带,放眼看去,这里港产联动,生机蓬勃,一幅新型工业化的美丽画卷正在绘就。
在大南海石化工业区,高耸的炼塔与翠绿的植被相映,蒸腾的热气与朵朵白云相拥,这里坐落着国内外唯一可全部加工劣质重油的新石化基地、中国石油首个无信息孤岛的云原生智能工厂——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
“吃全球粗粮、产中国精品”。该项目正式投产运营一年来,坚持宜油则油、宜芳则芳、宜烯则烯,至今年5月底累计生产各类油品1127.8万吨、乙烯149.9万吨、芳烃279.6万吨,实现了稳预期、稳增长的目标。
以“超级链主”为牵引,我市着力“强链、补链、延链”,巨正源新材料基地、伊斯科碳四碳五制高端新材料、青岛惠城混合废塑料综合利用、纳塔腈纶碳纤维等中下游产业链项目纷纷落子、加快建设,绿色石化产业成链成群,“一超多强”的产业格局初露峥嵘。
远眺惠来县东海岸,海上风电、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也涌动着澎湃的发展浪潮——风机装置在这里迎风挺立,海工重件在这里装船远航,创亚洲最高、吊重最大纪录的龙门吊在这里繁忙作业……
依海而建,挺进深蓝。在惠来临港产业园,国电投9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去年全容量并网,明阳装备制造基地建成投产,亨通海缆、蓝水深远海、天顺风能等项目抱团落户、集聚成群。惠来氢能产业链关键设备制造项目、国电投海洋牧场示范项目等启动建设、加快布局。国家电投揭阳港前詹作业区通用码头、蓝水码头等项目倒排工期、步履不停……这些项目,都将为揭阳海上风电和临港产业加快发展提供“硬核力量”。
以港强产、以港促联,今年我市再添一块重要“拼图”——2月28日,揭阳港南海作业区通用码头、液体散货码头、LPG码头正式开建,将同步建设6个5~7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共1230万吨,是揭阳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离国际航线最近的公共码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新型工业化征途上,我市不断探索,通过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制造突破等举措,引导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迈进,实现传统产业优势再造、焕发“又一春”——揭阳产业园聚力打造电子科技产业集聚载体,成功引进以深圳赛博宇华集团为链主企业的智能穿戴产业链项目,填补了揭阳在智能穿戴产业领域的空白,去年,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巨轮智能装备制造股份公司推动数字技术与基础制造业深度融合,攻克机器人打磨抛光关键技术,相关标准化单元在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智能家居、建筑卫浴五金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有力带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海兴集团通过数智化谋求转型升级之路,成功建设智能全流程5G数智工厂,打通从开发设计到模具设计制造再到生产工艺的连贯性,实现人力成本降低50%,制造成本下降30%,品质稳定性提高20%……
拥抱先进制造,揭阳正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据统计,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去年我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341.63亿元,增长124.6%.今年一季度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9亿元,增长76.4%.向“新”而行,向“新”而兴。未来,我市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鲜明导向,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揭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厚植制造强市新优势,开辟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蔡泽青/文 郑楚藩 林碧鸿/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