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志鹏 见习记者 胡旭莹
路边、溪边、村庄,处处绿意葱茏。去年以来,惠来县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工作部署,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让城乡处处披上“绿甲”,得到群众广泛好评。
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该县投入资金3683.9万元,种植苗木316303株,其中县城绿化24940株,圩镇绿化27965株,村庄绿化263398株;建立“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累计604个,通过“我为家乡种棵树”微信小程序认捐树苗5.82万株;合计募集社会资金3821.09万元,其中通过“我为家乡种棵树”小程序募集860万元、线下动员筹措社会资金2961.09万元。
上下联动有序推进重点工作
去年以来,惠来县相继召开4场推进会,对绿美惠来生态建设进行部署,同时建立了县主要领导牵头、县相关领导共同抓、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作推进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
结合绿美惠来生态建设重点工作,惠来县积极规划上报推送义务植树基地,系统规划义务植树基地,规范编制作业设计图,超额完成市下达给惠来5万株的推送任务;深入推进优质树种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三进”活动,常态化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目前,该县累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440场次,出动人数16619人次,植树51596株,完成优质树种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种植近5000株,共建设120片示范主题林、220处村庄公共休闲绿地、178条村庄绿化景观路、287个美丽庭院和28片村庄景观生态林,有力推动了绿美惠来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从3月28日开始至4月6日,该县集中开展“十日攻坚”行动,在全县掀起植绿造林热潮,超额完成全年县镇村绿化任务。
此外,该县扎实推进绿美示范点建设,突出抓好前詹镇石峻村山地公园、隆江镇邦山村森林公园、县城区庆平路绿美改造提升项目等3个绿美建设示范点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前詹镇石峻村山地公园扎实推进垂钓栈道绿化,种植水杉160株,已成为群众游玩的“打卡地”;县城区庆平路绿美示范点已种植澳洲火焰木、凤凰木、紫花风铃木等乔木1157株、灌木253株,共植绿35575平方米;隆江镇邦山村森林公园已完成植树近300株,建成“清风林”等主题林4片。
多方发动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为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绿美惠来生态建设,惠来县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发动,营造人人护绿爱绿植绿的浓厚氛围。
该县用好用活“我为家乡种棵树”微信小程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认种、认捐、认养”,累计认捐资金860万元,通过媒体平台深入宣传绿美惠来行动亮点和典型;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护绿爱绿植绿行动,形成“党员带领、乡贤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同心聚力绘好绿美惠来新画卷;开展表彰宣传工作,举办第四届“最美人物”表彰暨“绿美惠来”公益晚会,对2023年度积极支持惠来绿美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27个先进单位和3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投身绿美惠来生态建设。
多措并举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种植是基础,管护是关键,要持续提高管护技术水平,完善管护长效机制,才能守护好绿美成果。今年以来,惠来县切实落实“四个强化”,建立完善绿美生态建设长效机制。
强化培训。今年年初,惠来县委组织部、惠来县绿委会联合组织县、镇、村三级林长及相关业务人员参加省举办的绿美生态建设村庄绿化网上专题培训,累计组织参加专题培训32场次,参加培训人员近5280次,通过培训总体上提升了全县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工作业务能力和水平。
强化指导。围绕“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惠来县成立了县、镇两级绿美工作专班,切实加强对镇、村(社区)绿美工作的领导和业务指导。同时,惠来县自然资源局抽调人员组成5个技术指导组,分片分组挂钩各镇(场),常态化开展绿美生态建设村庄绿化技术指导,并督促各地参照县做法相应成立技术指导组挂钩各村(社区)指导开展绿美工作。
强化管护。在专门统筹县级财政资金935万元作为今年全县绿化管护经费的基础上,惠来县坚持把绿化管护纳入行政村网格化管理,注重统筹吸纳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护林员、保洁员、各类志愿者充实网格力量,将绿化任务、管护责任细分到网格、责任到个人;同时,按照“门前三包”管理制度,发动“四旁”“五边”周边农户主动认领管护任务,确保种下一棵、成活一棵,造林一片、成林一片。
强化督查。今年以来,惠来县落实多部门联合,定期到各镇、场开展督查指导,督促各地对去年种植的苗木及时开展枯树换种、浇水施肥、锄草清杂等工作,对今年以来新种树木落实专人加强常态化浇水,确保苗木栽得上、护得好、能成活。
围绕下一步绿美惠来生态建设,惠来县提出,将深入践行“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理念,紧紧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好利用好县的优势、镇的特色、村的资源,统筹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各项工作,努力争当绿美揭阳生态建设排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