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抵达阿斯塔纳出…
·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媒…
·厚植人才沃土,推动文…
·忠诚铸警魂 热血护…
·保护岭南水城风貌 赓…
·市运会开幕式今晚精彩…
·开创改革强军新局面
·强化担当作为,提升“…
·让“美丽庭院”既好看…
·搭建合作桥梁 共谋…
·依法用地 节约用地…
·提升劳动技能 增强就…
·夏季练兵 以训促行
·扩容提质,打造品质县…
·填补揭西托育服务体系…
·揭西县推进创建省级健…
·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打造高素质综合行政执…
·为绿美揭西再添新彩
·提“颜”增“质”绘就…
·借“荔”而上,做好“…
·普及安全知识 护航健…
·筑牢安全驾驶 “第一…
·助推“百千万工程”跑…
·推广“揭健通”小程序…
·销毁违规船舶 打击非…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预…
·会不会“冷热”两极分…
·百折不挠
·任何挑战一个中国原则…
·神十八航天员乘组将于…
·太空育种获得“无棘刺…
·上半年协助322间企…
·香港维园庆回归 万…
·上半年黄金价格呈震荡…
·推出“工银薪管家”产…
·增强风险意识 营造安…
·探索创新支付方式 提…
·行业板块涨跌互现 …
·公募基金:下半年港股…
·青少年脊柱侧弯危害大…
·夏季贪凉,小心颈椎病…
·揭阳市中医院急诊科简…
·出现“鼠标手”怎么办…
·五招帮你呵护眼睛健康…
·什么是合理体重?
·脊柱也有最喜欢的坐姿
·榕城盆景技艺:匠心妙…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高校转专业越来越自由
会不会“冷热”两极分化?

时间:2024/7/3

  今年,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宣布了更加灵活的本科转专业政策。

  “自由转专业”在方便学生的同时,对高校教学会产生哪些影响?高校是否会出现专业冷热不均的问题?“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转专业更加方便灵活

  事实上,转专业政策早已有之。

  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转专业都设有一定门槛,如要求成绩排名、进行考核、限制人数等。相比以往,近年来不少高校都不同程度放宽转专业限制条件。

  一些学校降低了转专业的门槛。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丹介绍,从2024级学生开始,学校院内专业自由选,转出学院不受限制。这意味着,今年考上武汉大学的所有大一新生,无论所报专业为何,都可在学院内部自由选择专业,转出学院也不再受到限制。

  沈阳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刘文合说,沈阳农业大学对本科生转专业政策适时进行调整,转专业可申请比例由最初成绩专业排名前5%逐步调整为15%、70%,直至2020年以来的100%,并取消了有违纪处分及科目不及格的一票否决等限制条件。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琳说,学校放宽了转专业申请条件,不做任何成绩、专业的限制,完全自由申请。

  部分高校扩大了转专业的范围。

  上海交大称,学校本部和医学院之间可以互转。同济大学公布的2024本科招生政策亮点也提到,学校转专业政策坚持“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原则,享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等多重自由。从2022年起,复旦大学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之间转专业通道也已双向打通。

  也有一些学校增加了转专业的机会。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招办主任周智皎介绍说,本科生入校后共享有4次申请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

  刘文合说,学校转专业分为集中转专业和即时转专业两种方式。凡有特殊专长,或因疾病、参军入伍复学者,可在学籍注册四学期内申请即时转专业,其他情况均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集中进行。

  为何放宽限制?

  “经过半年多学习,我发现自己对入学时的专业不感兴趣。通过反复研究培养方案,感觉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兴趣浓厚,就申请了转专业。”沈阳农业大学2023级学生亓天卓说。今年,该校有258人成功转到自己心仪的专业。

  “全国多所高校放宽转专业限制,反映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教育灵活性的重视。”吴丹说,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很多高校都在探索更加灵活的转专业政策。这也是对当前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响应,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对于为何放宽转专业限制,一些学校表示,提供转专业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与专业的最优匹配,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现,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部分选考科目和志愿方向存在矛盾的考生,放宽转专业限制也能带来更多选择机会。

  汕头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苏俊枝说,今年广东高考几乎50%专业的录取条件都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有些学生因为没有选化学,就不能填报计算机、医学等专业。但汕大有3次转专业机会,转专业对选考科目没有要求,比如建筑学专业转到计算机专业,有物理成绩即可,不需要化学成绩。

  为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系统推进“三个转变”:课程内容向多学科、国际化、行业融合转变,教学方式向新技术、新平台、新教学关系转变,教学评价向全链条、闭环式、多元化转变。

  受访高校招办负责人认为,更加开放灵活的转专业政策,不仅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从长远看也利于学科发展,倒逼各专业完善培养方案,吸引并留住学生,形成良性循环。

  会不会导致“冷热”分化?

  由于不同专业的高考录取分数不尽相同,有声音担心,如果全面放开转专业,录取分低的专业转向录取分高的专业,是否有失公平。

  对此有专家表示,可以通过政策措施加以规范引导。苏俊枝说,对于学生转出的门槛,汕头大学没有太多要求,但转入门槛有一定要求,如上一年或三个学期的绩点、综合表现、面试考核等。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申请转入专业的师资、实验条件、办学条件测算出当年可以接收多少个学生转专业,并相应设置一些条件。

  湖北一位高校老师表示,支持“自由转专业”的同时,也担心学生申请转专业是受到所谓“好”专业、“热门”专业影响,而非从自身兴趣和能力特点出发。

  对此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表示,通过多年探索,学校专业转入转出矛盾已经不突出。通过学校理性引导,也有学生考虑到就业、考研以及自己的兴趣,从大家眼中所谓的“热门”专业申请转至“冷门”专业。

  “我们相信,真正的‘热门’源于内心的热爱,而非外界的追捧。”吴丹表示,转专业新政策出台后,学生转专业成功概率会有所上升,但预计上升比例在可承受范围内。前期的系列引导、介绍,有助于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兴趣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做出最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专业选择。

  除扎堆“热门”专业外,学校管理也面临挑战。比如,一些被“冷落”专业的师资如何安置;一些受热捧的专业如何保证实验室、实验器材等资源的供给;学生的学分管理如何完善,如何评判最终是否满足毕业要求等。

  广东一位高校老师坦言,当前不少高校提出零门槛转专业的政策,也有在考生填志愿阶段利好招生的考虑。但在现有高校资源配置情况下,完全自由转专业仍存现实困难。

  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随着转专业政策逐步推开,热度将更趋于平衡。刘文合说,在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沈阳农业大学每年申请转专业人数总体保持稳定,并未出现大规模转入和转出的情况。

  相关专家建议,高校宜进一步以信息公开方式保障转专业的公平公正。同时,对于一些学生转出数量过多的专业,要对其招生规模、教学内容等做出积极调整,提升培养质量。

  为帮助转专业学生更快适应新专业,一些高校已开始从教学管理、培养方案等方面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规划,包括协调做好转专业学生的课程替代和学分转换工作,做好学籍变更和修业指导等,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专业的学习。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