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
·习近平分别会见白俄罗…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跑出…
·“最美农村路”铺筑乡…
·“唤醒”沉睡屋顶 …
·助力企业出海“行稳致…
·坚持党的领导为全面深…
·共同构建学生防溺水安…
·引导青年人才投身高质…
·体彩公益金助力激情盛…
·隆江特产备受消费者青…
·中医提醒:养生勿忘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青年“星活力” …
·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
·落地两个多月,汽车以…
·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呈现…
·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应…
·警惕“同城交友”暗藏…
·初心不改
·上合组织正式接收白俄…
·我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
·普及征信知识 践行…
·我国ATM机数量再次…
·成交额不足6000亿…
·公募基金上半年分红超…
·红利主题基金首尾业绩…
·为实施“百千万工程”…
·汲取砥砺奋进精神力量…
·红心向党庆“七一”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
·联动调解化纠纷,特邀…
·持续打造良好环境 吸…
·加强交流学习 提升…
·增强干部退休的政治荣…
·为普宁跨境电商发展注…
·快乐放暑假 安全不…
·快乐成长 温暖前行
·重塑之路
·合理规划,过一个安全…
·谨记这些防溺水知识
·守护早产儿视力健康
·张口时下巴“咔咔响”…
·手汗多是怎么回事?
·以赛促建 培养更多高…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明日小暑
中医提醒:养生勿忘养心神祛暑湿

时间:2024/7/5

  明日,我们迎来小暑节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暑”即热,小暑表示已经进入夏季较炎热的阶段了,我们俗称的“桑拿天”已经正式降临了。对此,中医提醒,小暑以后,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容易出现不适,想要平安度过“小暑+三伏天”,勿忘养心神、祛暑湿。

  □记者 池 妍

  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注意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平心静气、注意休息以养心。”市中医院内五科副主任郭壁周介绍,中医有“夏季需养心”的说法,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手心热,爱犯困,少精神等等,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做好“养心”。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民间常说的“心静自然凉”就是这个道理。小暑养心红色食物最适当。红豆富含铁质,不仅利水消肿,还非常适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有行气补血之功效。

  郭壁周说,夏季心火旺,加上天热出汗多,而汗为心之液,使心脏负担加重,一定要给心脏休息的时间。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睡眠时间少,适当午睡是对精力和体力的补充。建议23点前入睡,晨练不要太早,以免影响休息。同时,也要注意午休,半小时左右即可,保持精力充沛。

  对于体虚、睡眠不好、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应该格外注意给自己创造一个休息的环境,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避免贪凉以养阳

  开空调、吹电风扇、游泳、冲凉水澡、喝冷饮、吃雪糕都是常用的防暑降温措施。《黄帝内经》有“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的说法,此时人体汗孔开张,容易受空调冷气的侵袭,引起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对此,郭壁周建议,要做到衣着适宜,避免空调直吹。同时要尽量避免用冷水冲澡,以免耗伤阳气造成疾病隐患。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人体经脉气血最充盛的时候,但此时旺盛的阳气布散于体表,内脏阳气反而较为薄弱。中医有“春夏养阳”之说。在此时,可以通过三伏灸等方法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经脉,扶阳固本,来达到强体防病的目的。

  有些人喜欢在夏天光着上身乘凉,认为赤膊凉爽,其实未必如此。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因为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还和皮肤辐射有关。当外界温度超过37℃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来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来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更加闷热。

  饮食适宜以养脾

  “小暑时节,气候潮湿,湿邪易犯脾,既要注意清热祛暑,也要注意健脾化湿。”郭壁周表示,小暑时节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湿气重,更容易出现周身乏力、脾胃不合的症状,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他提醒,养脾的要点除了要避免饮食不节、不洁、偏嗜等不良习惯外,适量、清淡、富有营养也是需注意的要点。饮食上可多选用,比如薏苡仁、百合、莲子、莲藕、木耳、山药、扁豆、土茯苓等清热利水、健脾祛湿的食材。脾主四肢,多做肢体运动锻炼可强健脾胃,其中足三里穴(双腿外膝眼下方三寸处)是胃经的合穴,经常点揉、刺激足三里穴有调理脾胃、运化水湿的作用。

  小暑养生遵守“春夏养阳”的原则,就要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以免损伤阳气。炎热的暑天,喝冰镇饮料、吃冰棒,似乎非常享受,但饭后吃冷饮尤其伤脾胃,因为此时吃冷饮,加速胃壁黏膜血管收缩,胃的活动减弱,消化液分泌量减少,食物消化就会受到影响,形成饱胀状态,引发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