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燕丹 通讯员 杨晓仪 李 洁)“十分感谢您特地上门化解我们的婚姻矛盾纠纷,也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近日,一宗离婚案件当事人把一面绣着“联动调解显初心,司法为民润无声”的锦旗赠送给普宁市人民法院洪阳人民法庭特邀调解员,以表达对其感激之情。
接手这宗离婚纠纷的调解员蔡文有,原是一名退休法官,因对洪阳镇当地的社情民意较为熟知,被普宁法院聘任为洪阳法庭的特邀调解员。
时间拨回几天前,蔡文有接到该案原告韦先生的电话。经交流得知,韦先生与妻子靳女士已分居两年,前段时间,他将靳女士诉至法院,请求解除婚姻关系和确定孩子的抚养事宜,却一直联系不到对方。
电话挂断后,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蔡文有认为若转为缺席审判,双方极可能再发生纠纷,组织调解是以最短时间、最少程序一次性实质解决当事人诉求的最优选择。
当务之急,是联系到被告。“我担任法官时,与该村的村委会联合调解过案件,去村委会看看能不能找到被告的联系方式。”蔡文有和法官助理李坤丽驱车来到村委会。
“她是外地人,好几年没回来了,要想找到她的电话恐怕没那么容易,你们等一等。”经过村委会工作人员的仔细翻找,终于查到去年靳女士曾为办理一项业务打电话到村里,办理人员顺手记下的那个手机号码。
蔡文有立刻拨打该号码,接听电话的正是靳女士。得知丈夫提起离婚诉讼后,靳女士表示同意离婚,也接受调解,但是人在外地,没时间赶回来。
“这个好解决,我可以通过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开展线上调解,和当面沟通是一样的效果。”蔡文有答道。
于是,蔡文有和李坤丽来到韦先生家中,通过线上调解平台,让双方当事人实现“面对面”沟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最终,在蔡文有的主持下,双方就离婚事宜和孩子抚养问题达成调解协议,二人和平分手,双方矛盾纠纷得到一次性解决。
案了情未了。蔡文有和李坤丽还向韦先生发出一份《关爱未成人提示》,告知其要关注未成人子女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需要,最大程度避免离婚纠纷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
这是普宁法院充分发挥特邀调解职能,高效化解基层矛盾的缩影。近年来,普宁法院广泛吸收专业能力过硬、精通调解工作的调解人才,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员“熟人、熟地、熟事”的独特优势,并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法官指导调解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特邀调解员的调解水平和解纷能力,为推动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目前,普宁法院举行的第三期特邀调解员聘任仪式,为新聘任的30名特邀调解员颁发了聘书,聘任的特邀调解员包括退休法官、律师、村(居)委书记、委员和政府机关部门工作人员等,进一步完善了“退休法官+律师+N”的诉前调解新模式。据统计,2023年以来,普宁法院特邀调解员在诉前成功调解案件455件,调解成功率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