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敬才爱才,揭阳又有大动作了!近日,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实施的2024年“榕江人才计划”申报评定工作正式拉开帷幕,重点面向全市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与技能、乡村振兴、文化艺术等5个领域,遴选200位行业最拔尖、最具代表性、贡献最突出的人才。
“榕江人才计划”是我市人才计划的升级版,也是揭阳“大人才观”的具体实践,不仅在覆盖范围上更加系统全面、针对性更强、更符合揭阳实际,而且在评选标准上更加突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能更好发挥人才引领发展作用。同时,也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市唯一一项市级人才计划,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市之基,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榕江人才计划”对揭阳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广大正在揭阳拼搏的能人志士来说,这无疑是一道含金量很高的人才政策“硬菜”。对求贤若渴的揭阳来说,则是又一次拿出了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干货”,奏响了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动人乐章。
开门进贤,倾一城之诚意吸纳人才
水深则鱼聚,林茂则鸟归,广纳贤才必须有与人才发展需求相配套的政策体系。从落实“启航计划”推动人才入县下乡,到推进“扬帆计划”引育产业高端人才,再到如今实施“榕江人才计划”广开才路、广纳英才,近年来,揭阳人才工作可谓“大动作”不断。
“榕江人才计划”之所以重磅,在于其入选者能享受的每一项支持政策与管理服务,都体现了我市对人才的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榕江人才计划”入选者将获得“榕江人才”证书,同步纳入我市高层次人才进行管理服务,优先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范围;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省的重大人才计划,优先推荐参与各类国家、省荣誉称号评选,优先推荐进入相应领域的省级及以上学术团体、机构;可按规定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可以感受到,揭阳正倾一城之诚意吸纳人才,着力提升人才的荣誉感、获得感。此次,“榕江人才计划”将更多职业和领域纳入“人才池”,也正是这种诚意的体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理念,高位推动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一体谋划推进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引育创新、项目示范、平台提升、精品服务“四大行动”,全力集聚各方面人才,为各类人才来揭发展创造最好条件、提供最大便利、营造最优环境。揭阳的诚意赢得广大人才的认可。目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73万,3年来累计增长10.7%,新增高层次人才11000多名,新引进博硕士研究生1400多名,各支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多项重大人才项目均取得新突破。一批批怀揣梦想、激扬青春的青年才俊纷至沓来,在揭阳这片发展热土上施展才干,入县下乡就业创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动能。
唯才是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当下的揭阳,正处于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奋进揭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想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揭阳有前景、有平台:先进制造业加速崛起,绿色石化、海工装备、海洋牧场、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加快成链成群发展,已经成为充满机遇的兴业热土;科技创新备受重视,特色产业欣欣向荣,为各领域创新人才、能工巧匠提供了广阔舞台;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加快高质量发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也亟需不断充实壮大……
也因此,揭阳求才若渴。无论是重大产业还是民生事业,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科教文卫还是工商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机遇和条件能成就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美好愿景需要各行各业人才来共同构筑和实现。
那么,揭阳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榕江人才计划”的遴选要求给出了具体答案——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遴选面向我市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科研活动,具有较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取得较高水平创新成果,能够推进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线科技人才;以及我市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能力,已成功创办或实际控制科技型企业的创业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遴选面向我市产业链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省“制造业500强企业”、市“工业100强企业”中具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
专业技术与技能人才遴选面向我市各行业领域专业在技术岗位或技能岗位取得突出业绩、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或高技能人才;
乡村振兴人才遴选面向在我市从事农技推广、种植养殖、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农村建筑、农村医疗、农村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领域工作,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农村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
文化艺术人才遴选面向我市在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宣传、出版传媒、创作表演、国际传播、网络传播、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上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或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精湛的学术造诣和较大影响力的人才。
推动“才聚三江·智汇揭阳”,背后是我市坚持党管人才,海纳百川、唯才是用,不拘一格引人才、选人才、育人才、用人才的正确导向。此次遴选工作坚持以能力和实绩贡献为导向,好中选优、宁缺毋滥,确保人选质量,就是要真正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凝聚到改革发展事业中来,向全社会释放揭阳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强烈信号。
“才聚城兴”,提升重才用才成效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开展第一批“榕江人才”申报评定工作,仅仅是我市落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优化人才“引育留用”政策体系,全力构建聚才“强磁场”迈出的第一步。
引凤来栖,更要留凤长栖。以良好的环境和细致的服务“栓心留人”,揭阳一直在努力。此前,我市不断整合优化人才政策,出台了《揭阳市集聚人才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完善人才就业创业、安居保障、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六大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同时,我市全面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入县下乡”职称激励政策,推动基础教育、卫生、农业等重点领域基层职称倾斜政策落实落地;制订《揭阳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来揭就业创业激励措施》,落实高校毕业生返乡安家补贴等政策,全力保障人才工作高质高效开展。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暖心举措,让各类人才切实感受到了“揭阳温度”,安心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城市因人才而兴,人才因城市而聚。人才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用得好。接下来,我市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不断在优化爱才惜才生态、提升重才用才成效上下功夫,坚持产业项目带动、人才工程牵引,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礼遇人才的良好环境氛围,让广大英才在揭阳发展有空间、干事有平台、价值有回报,进一步构建起“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让五湖四海的高层次人才发挥最大的作用,为揭阳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按照“榕江人才计划”实施目标,我市将根据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部署与各行业各领域发展实际,采取总量控制、分批实施的方式,每2年选拔一次,用10年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从前述5个领域选拔1000名左右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省重大人才计划选拔储备人才,为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梧桐茂兮,凤凰来栖。揭阳不仅是一座需要人才的城市,更致力于打造一座人才需要的城市。如今,从硬政策到软服务,从引得来到留得下,从留得下到发展好,持续释放的人才政策叠加效应,正广聚天下英才,成就揭阳大业。通过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揭阳正在城市竞争中努力打造人才向往奔流之地,与四海才俊共赢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