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
·迅速行动扎实推动全会…
·他的伤口,是永不磨灭…
·习近平致电祝贺马杜罗…
·凝聚代表履职合力 赋…
·扎实做好三防工作 筑…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
·如何认识新时代全面深…
·揭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
·以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
·为残疾人送上精神文化…
·让群众近距离感受英歌…
·回音壁
·全力以赴推动园区建设…
·围绕重点任务 推进…
·人大代表集中履职 助…
·凝聚职工力量助力“百…
·老街点燃“夏日经济”
·做健康生活方式践行者…
·讲好农产品种植故事
·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
·体验现代化农业生产过…
·文旅融合 提升景区吸…
·惠来县委常委会召开会…
·锚定目标强信心 真…
·以艺术设计为媒介 激…
·产业赋能蹚出强村富民…
·情系子弟兵 共叙鱼水…
·共忆峥嵘岁月 致敬九…
·推广污染治理技术 提…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展…
·“莎头组合”为国乒拿…
·赢得“开门红” 主…
·广东自贸试验区成港澳…
·“2·14”撞船事件…
·痛失男团金牌,并非一…
·水质不达标 铁人三项…
·“但生活总是这样”
·中小银行发力数字化转…
·中国银行持续提升产品…
·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
·推出“工银薪管家”产…
·行业板块涨多跌少 …
·建仓节奏分化 次新…
·多只ETF提高分红频…
·易误判的“白大衣高血…
·晒背养生,需讲究时间…
·让普惠金融更“普”更…
·义和路南:一条药材街…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他的伤口,是永不磨灭的勋章
——记榕城区抗美援朝老兵林再福

时间:2024/7/31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为展示我市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风采,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揭阳日报社今起联合推出“退役不褪色 永远跟党走”“百千万工程 老兵在一线”“你为国奉献 我帮你解忧”三个专栏,宣传报道我市优秀退役军人的事迹及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经验,敬请垂注。

林再福近照。郑楚藩 摄

  □记者 潘一兵

  “小时候我在外边玩,有些小伙伴老是说我父亲的嘴巴歪歪的不好看。因为经常被取笑,我就去问我父亲他的嘴巴是怎么回事。我父亲听后笑着告诉我,这个伤口是他为了保卫祖国而留下的。我才知道这是一个伤口,也是一份荣光!”记者近日在采访榕城区老兵林再福时,他的儿子林创勇对记者说。

  林再福今年95岁,曾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在战斗中英勇负伤后,被评定为因战五级残疾军人。退役后,林再福不忘军人本色,带伤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同时,他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孙子接力参军、报效祖国。

  上战场前,他用鲜血写下请战书林再福生于1929年8月,小时候在地主家做长工,以放牛为生。1948年,19岁的林再福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参加了多场战斗。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林再福主动请求入朝作战。

  “记得在当时部队召开的抗美援朝动员会上,我用针刺破指头,用鲜血写下请战书,并代表战友在会上表态:我不怕牺牲,勇敢杀敌,保卫祖国!保护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已近百岁高龄的林再福听力严重下降,跟他沟通得贴着他戴着助听器的耳朵说话才成,但老人精神矍铄,眼神坚定,激动地述说着以往的峥嵘岁月。

  1952年9月,林再福随军参加战斗。我军与装备精良的美军七师三十一团力量差距悬殊,只能巧妙利用地形,在阴暗潮湿的坑道进行作战。作为班长的林再福,带领战友死守石砚洞北山阵地。他带领全班战士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多次打退敌人的疯狂反扑。不甘心失败的敌军再次组织对我军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动用飞机、大炮对我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激战正酣之时,一发炮弹在林再福所在阵地的战壕里爆炸,巨大的爆炸威力,导致林再福身边的2个战友当场牺牲,10多名战士只剩5名还能战斗,林再福的右大腿也被敌人的炮弹片划出了一道10多厘米长的伤口,鲜血直流。敌人借着火力掩护,又迅速扑向战壕,形势紧迫,林再福忍着剧痛,顾不上包扎伤口,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迅速拿起身边的冲锋枪,对着冲到战壕前面的敌人猛烈开火。“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人在阵地在。”回忆起当时那场让他终生难忘的战斗,林再福信念坚如磐石。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林再福除了遭受严重的腿伤外,还被子弹击中右脸颊,下颌骨粉碎性裂开了个大洞。在残酷战场环境中,伤口只能进行了简单包扎止血,凭着坚强意志力,林再福扛了过来。后来,林再福在辽宁大连的医院进行了一年多的康复治疗,虽然伤口愈合了,但他右脸上伤口愈合后形成的那道伤痕,成了他“永不磨灭的勋章”,成为他那段峥嵘战斗岁月的最好见证。

  退役后,他言传身教延续爱国情在战场上,林再福因英勇表现获得了2次三等功。1954年,林再福到广东省革命残废军人学校学习,随后转业被分配到当时的揭阳县粮食系统工作,担任一名仓库管理员。

  在平凡的岗位上,林再福脱下军装但不改军人本色。他转业不转志,在工作上一直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对于过去那段峥嵘岁月,他从未对同事提起过,同事只知道单位那个“嘴有点歪”但是又爱笑的老林。退休后,林再福也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如今,老人仍住在几十年前分配的房子里。谈及如今的生活,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党和人民对我们这些伤兵都非常关心,我很满足。”

  “每次走访慰问林再福老人的时候,我们都会问老人家还有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每一次我们提的时候,老人家都没有任何要求,总是对我们说,他对今天的生活已经十分满意。他甚至对我们的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一直说:感谢党,感谢人民。感谢今天的生活这么好,感谢还有这么多人记得他。” 榕城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吴顺说。

  伤病给林再福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我父亲的下颌骨被打伤以后,对他耳朵听觉神经影响非常严重,他的听力从30多岁就开始下降。还有他的腿伤,每逢天气变化,就会因为伤痛反复而行动不便,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因战受伤这件事。他靠着坚强的毅力,忍受着战争留下的痛苦。” 林创勇说。

  正是这样一位老人,用他的亲身经历感染、鼓励着后辈,用行动延绵着红色血脉。在采访期间,林创勇拿出一包东西,轻轻掀开,将好几块奖章或纪念章陈列在桌上,每一枚战役军功章、纪念章都被精心地保存着,虽在岁月的流逝中已显得陈旧,但依然无法遮挡它们承载的那段光辉岁月。他解释道:“这些勋章是父亲军旅生涯的见证。”指着勋章,林创勇满脸自豪,记忆中,父亲经常讲的参军卫国故事,深深烙印在他脑海里。在父亲的影响下,1978年底,少年初长成的林创勇放弃高考参军入伍, 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另一个战场——对越自卫还击战。林创勇的外甥也在1998年底参军,1999年参加长江流域抗洪抢险。祖孙三代接力参军、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坚定信仰,用奉献和坚守,传递着报效国家的军人情怀。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