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没有时间或合适的场所晒背,也可以选择到正规医院进行三伏天灸、督脉灸、脐灸等。陈燕玲 摄
□记者 陈燕玲 通讯员 卢剑辉 袁鸿辉
近期,网上掀起一股“晒背风”, 不少人在网上分享晒背体验,认为晒背可以祛寒湿、减肥等,不过也有人表示,晒背不当容易造成中暑、晒伤。揭阳市中医院揭东院区治未病中心的医生表示,中医认为,晒背确有养生作用,怎么晒却有讲究。
为什么说晒背能养生?
治未病中心的医生解释了晒背养生的中医理论依据。中医认为,晒太阳是流通气血、令阴阳相和的良方,具有调动人体抗病能力、改善人体代谢等多重功效。尤其是在“三伏天”晒背,不但能补充身体阳气,还能祛除陈年痼疾。这是因为,三伏天虽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但也是万物生长最为繁茂、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理论,此时正是补充人体阳气、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此外,古人把毛孔称为玄府、汗空、鬼门,如果玄府闭塞,气机无法正常通行(升降浮沉),营养没法进去,代谢的垃圾无法排出,人就容易得病。按中医取类比象思维,出汗有如下雨,下雨是天地阴阳趋向和谐的反应,出汗也是机体阴阳和谐的反应。“三伏天”适当的出汗,则可以有效地疏通玄府,排出伏邪,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尤其是体温调节功能与自律神经,达到病去身安的效果。
据介绍,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就特别推崇晒太阳的养生方法,他的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中有云:“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三类人群适宜“三伏天”晒背
医生表示,以下三类人群适合通过晒背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和疑难杂病有着病程绵长、反复发作的特点,这往往会伤及机体的阳气,从而使疾病更难治愈,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补充阳气,达到“养阳”的效果。
亚健康人群 胃肠功能不好、易感冒、又怕冷又怕热、腰腿怕冷怕风等亚健康人群,也是适宜在“三伏天”晒背的人群之一。阳气受到围困,人体就会出现“故障”,晒太阳可以补阳气、通经络,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身体的亚健康状态。
阳虚、湿气重人群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肢体困倦、精神不振,特别是伴有舌胖或有齿痕、舌苔厚腻者,提示体质为阳虚、湿气重,这类人群尤其需要多晒太阳。《内经·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人身的阳气如同天空中的太阳,阳气不足则产生虚寒、痰湿、瘀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晒背养生要讲究时间和方法
晒背能养生,但如果晒的方法不对,也会伤身。晒背要讲究时间和方式。
一天中的哪个时间段最适合晒背呢?医生说,小孩、老人、体虚的人最好在上午9时至11时晒背。因为少阳之火,可以生“气”。如果太阳猛烈时,可适当调整时间。
每次晒背,可先晒15~30分钟,了解自己的耐受程度,再循序渐进适量增加时间。由于人体阳经多循行于背部,而四肢乃诸阳之本,因此晒背时,背向太阳裸露背部及四肢,让皮肤直接与太阳光接触。晒到微微汗出即可,切不可晒到大汗淋漓。
晒背的时候不要直接暴晒头部,建议打伞或者用帽子遮挡头部。饭后要休息半小时再晒,晒前晒后要及时补充水分或者淡盐水、竹蔗茅根水、绿豆汤等。晒背之后毛孔打开,最好在阴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不可直接吹空调、喝冷饮。
最后,医生特别提醒,晒背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控制时间和强度。“如果没有时间或合适的场所晒背,也可以选择到正规医院接受更科学、有效的三伏天灸、督脉灸、脐灸等。”医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