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集厚
林炎课先生是潮汕地区著名书法家,揭阳书坛德艺双馨的老前辈,其艺术成就被载入《揭阳县志》和《揭东县志》。
揭阳乃粤东书画重镇,名家辈出,书画氛围十分浓厚,习书者众多,炎课先生就是其中一位较有影响的代表性人物。1924年,林炎课先生出生于华清村贫寒之家,自幼喜爱书法,并立志自学书法,青少年时代就写得一手好字。他出名很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作品被选送参加全国流动画展,并多次参加省市县书展。当时的揭阳工人文化宫,常有他的作品展出,企事业单位也常见其题字,如“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深宵沉醉起,无处觅孤蒲。”等鲁迅的诗,字很精彩,那种书风既呈现二王清新典雅的笔法,又有米芾铁划银钩的雄强笔势,字迹清丽流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炎课先生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的榜书大字,他也因此名闻遐迩。他题写匾额,都是原大尺寸书写,挥运之间,举重若轻,所作浑厚雄健,备受大众喜爱和行家赞赏。上世纪80、90年代,在揭阳各地,随处可见他题写的市招和匾额,至今他为各地名胜古迹和祠堂家庙的题字仍存有300多处。虽然题字众多,但他从不敷衍应付,每处题字都认真对待,笔法结体都十分严谨,端庄厚重,雅俗共赏,令人叹为观止。上世纪80年代的揭阳县城,人们熟知的“东园”二字便出自炎课先生手笔,每字两米见方,气势雄伟,十分显眼。
炎课先生曾为揭阳书法的传承、发展作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炎课先生写标语,出墙报,宣传党的政策,尽职尽力;他以书画事业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笔耕墨耘,淡泊名利。上世纪70年代,炎课先生借调揭阳县文化馆搞书画展览等工作,兢兢业业。上世纪80年代初,炎课先生曾策划过几次在县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书画展览,如“华清淡浦书画联展”“揭阳县首届潮汕农民书画展览”等;当时他所在的华清大队,也掀起一股“书法热”,习书成风,当地还举办书法学习班,由他负责授课、辅导,培养一批新秀,为活跃家乡文化、建设乡村文明不遗余力。县里的不少文化机构、学校和工厂,都曾留下他传道授业的足迹,桃李芬芳,薪火相传。
炎课先生一生创作大量的书法作品,作品五体兼备,形式多样,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其中以楷、行、草最为突出,传统功力深厚,个人风格鲜明,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