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面是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从小至今,凉面是我餐中最爱。这些年,生活条件好了,吃面一直炒菜、打卤,但怎么也吃不出儿时母亲做的凉面味道来。
儿时的夏季,炎热而漫长,人们没有现在的电扇、空调之类降温设备,最好的乘凉办法是坐在房前屋后的老槐树下摇蒲扇。此时,妈妈总会疼爱地说:“中午吃凉面,降降暑气。”听着妈妈说凉面,心中的燥热就降了一半。
农村过去没有轧面机器,面条都是手工和面擀制的。妈妈擀面手法娴熟,厨房内,只见妈妈将刚磨的新麦白面放入盆中,一边加水,一边搅拌,好像一位泥塑大师,转瞬之间,就把一盆面粉和捏得弹性十足,柔软滑光。再醒上半小时,愈发温润如玉。
面剂醒好以后,妈妈会用擀杖将面剂用力擀开。那节奏,犹如一位舞者,面剂在她面杖的轻快推拉伸展之中迅速变薄,仿佛就是一块流动的画布,折叠起来,快刀嚓嚓,切下的面条顺手散开,恰似一根根舞动的丝带,轻盈而优雅。
农村的灶台,铁锅柴火,一锅冷水很快就会沸腾起来。此时,妈妈会将工艺品般的面条放入翻滚的水花里,顷刻之间,面条滴溜溜地沉下,蓬松松地浮起,宛若万千欲跃龙门的鱼儿遨游飞翔。此时,赶忙加上一点凉水,压压即将溢出的汤沫,再随手放入自家菜园采下的苋菜、豆角、香菜之类。经过几番沉浮之后,面条变得晶莹剔透,适时用笊篱把面条、青菜捞出,放入刚刚从村头老井中打上的井巴凉水中过凉。
井巴凉水低于地面高温十几度,面条经过井水过凉,热气旋即氤氲飘散。如若嫌热,再过几遍凉水,面条充满了清新的凉意。
井水凉面,蒜汁是上佳调料。做面之前,妈妈早就用石臼擂好了蒜泥,凉水稀释,放入几滴石磨芝麻香油,真可谓满屋飘香。
白亮蒜泥汤汁,青红辣椒纤碎,翡翠黄瓜切丝,还有那山西陈年老醋,摆满了饭桌。每当此时,我会静静地坐在饭桌旁的竹椅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桌上凉面美味,心中充满着期待。
妈妈依据我的喜好,精心调配凉面的味道。一碗普通的面条,在妈妈手中魔术般地变成美味佳肴。我迫不及待拿起筷子,把芳香扑鼻的美食送入口中。那一刻,凉面的筋道、菜蔬的清脆、酸辣香甜的浓郁,在舌尖味蕾中交织成一首美妙的饕餮乐章。
妈妈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模样,忘掉了酷暑,忘掉了疲劳,忘掉了饥饿,坐在我的身旁,用毛巾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
光阴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每当伏天来临,总会想起妈妈精心制作的凉面。确乎,那不仅仅是一碗井水凉面,更是一段时光,一种情感,一生记忆,永远留在我的心间。
如今,想吃那种美味,只有在梦中,梦醒了,嘴角还留着一丝丝香甜。
龚广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