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乔慧 特约记者 罗凯瀚
近年来,流沙东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细化“1+6+N”举措,探索“三个一”做法,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一作战为联合作战、变事后化解为预防调处,为常住人口约30万人、规上企业70家、各类工业企业1200多家的流沙东街道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8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街道“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保驾护航。
强党建,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流沙东街道抓实系统统筹、资源整合,推动网格组织全覆盖,形成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同心圆”。
流沙东街道依托现有网格化工作机制,以村为单位,统筹整合各片区业务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干部、治安队员等力量,成立各村“调解人才库”,在村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独立承办本网格内事务。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落实定期走访排查机制,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问题进行提前干预,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与此同时,建立“一事一专班”工作机制,根据不同案件性质,灵活调配“调解人才库”人员共同参与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
聚合力,实现多元共治“一盘棋”
流沙东街道建立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做实“双报到”制度,创新党建工作联创、服务群众联做、治安巡查联防、文化活动联办、困难群体联帮的“五联工作法”,推动20余家驻区单位负责人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在职党员干部主动“叩”开群众家门,会商会办基层治理问题;精心打磨出“女子民兵”“新坛妇委”“睦邻先锋”等系列品牌,探索组建村级志愿者服务队,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解矛盾,打造高效协同“一站式”
流沙东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规范建设综治中心,整合调解资源力量,创新推行班子成员现场“坐诊”、法律顾问外出“义诊”、网格入户常态“巡诊”、重大事项联合“会诊”、突发问题迅速“急诊”、定期跟踪回访“复诊”的“六诊”工作法,以多种“诊疗”手段化解群众矛盾,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切实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初步实现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处置在萌芽状态、消化在基层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