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为建设大美新疆拼搏进…
·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
·享劳动甘甜 庆丰收…
·我市合唱团荣获“幸福…
·紧盯重点领域防范 加…
·迈向新征程 同心铸国…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数字…
·积极普及眼科知识 提…
·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
·辛勤耕耘结硕果 高质…
·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学习…
·发挥“五老”作用 …
·让眼睛如星星般明亮
·文化滋养城市,书香浸…
·按“剧本”谈恋爱,骗…
·“烧香”变“烧家”,…
·岁稔年丰庆收获
·我国创造世界水冷磁体…
·局势持续升级!黎以冲…
·南方5省部分中小河流…
·秋分:昼夜平分日,寒…
·特朗普拒绝哈里斯再次…
·兼顾低使用成本和补能…
·新能源车企8月份销量…
·新车看台
·建设银行私人银行及部…
·巧手妙裁 千姿百态
·大北山的月色
·偏爱秋夜的寂静
·举 报
·亲吻大海的神石
·洪氏爱祖祠
·守住了祖业 留住了…
·惠来县革命旧址:仙石…
·第一部分 陶瓷器③
·盆成括仕齐
·勿乞人画落灯橱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秋分:昼夜平分日,寒暑交替时

时间:2024/9/23

  据新华社上海9月22日电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此时节,蝉鸣渐止,银杏新黄,光阴对折,天地平分一场秋色。这种感受正所谓是:风清、露冷、秋期半、月光凉、桂花香……宋代词人谢逸,用寥寥数字,就将节气秋分的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

  何为秋“分”?一曰:昼夜平分。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各12小时。二曰:秋季平分。按农历来讲,立秋为秋季开始,霜降为秋季结束,秋分在中间。正如元代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所言:“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西汉《春秋繁露》也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表示,中国古人认为,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春分为“日中”,秋分为“宵中”,都是昼夜平分。春分后白天越来越长,夏至时到极限;秋分后夜晚越来越长,冬至时到极限。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运行规律编制的“时间地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的记载,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体现出古人对于自然节点的精准把握,是中国对人类科学事业的重要贡献之一。

  我国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这标志着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洞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和水洼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时节还是收获稻谷、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重要时期。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时很多传统民俗,也都饱含期盼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意思,比如,祭月、竖蛋、送秋牛图等。

  秋分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时节。面对时序轮转、万物更迭,无数文人墨客用诗词来刻画心中的“半秋”之景、之思,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名篇,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诗人杜甫的《晚晴》曰:“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这首诗描绘了秋分时节的雨后景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读诗人贾岛的《夜喜贺兰三见访》,除了能感受到秋夜之静谧,还能体会诗人见到友人的喜悦之情。诗曰:“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迎来秋分,于个人而言,也是一个反思过去和规划未来的时间节点,感受其“分”字所象征的平衡与和谐,至关重要。生活、工作恰如其“分”,让人生也如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