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
·“全力打造潮风客韵与…
·奋力推动滨海新区产城…
·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
·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
·举一反三抓细抓实安全…
·唱响主旋律 弘扬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为民履职齐聚力,推动…
·助力“百千万工程”走…
·做细做实农村精神文明…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揭…
·推动谋划和落实好工会…
·以良好学风体现优良作…
·以“三步棋”实现巡查…
·提高人大代表理论素养…
·挖掘利用好英歌文化 …
·释放汽车市场消费潜力…
·丰收时节“警”色浓 …
·努力开创学校体育卫生…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
·展现普宁统计现代化改…
·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
·进一步严厉打击涉“两…
·凝聚合力 助推母校教…
·最高法发布民法典侵权…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别让“几天一检”拖累…
·珠海太空中心新馆即将…
·美方近期做法是在错误…
·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干…
·获得感更充实 支撑…
·我国已建立起独立自主…
·能强效抑制艾滋病病毒
·浙江德清:无人驾驶清…
·火了的微短剧如何向流…
·港口罢工前景凸显美国…
·普京重申“三位一体”…
·青少年“不健康”使用…
·英国多个火车站遭网络…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
·增强公众金融风险防范…
·以金融画笔绘就乡村好…
·建设银行推出抵押快贷…
·大盘收复3000点整…
·公募基金快速回归“翻…
·以爱为径,用心呵护学…
·坚守山区,照亮山里孩…
·用爱与责任点燃学生求…
·劳动最光荣
·让“应急教育”成为更…
·手足口病高发,学校、…
·向新而行 往高而攀 …
·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市科技局聚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向新而行 往高而攀 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

时间:2024/9/27

  创新绩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科技局紧扣全市科技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把创新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通过“优机制、筑平台、强主体”,突出抓好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完善科技创新生态链等工作,向新而行、往高而攀,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攻坚突破,让更多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双向奔赴”,不断夯实“百千万工程”的科技支撑。

  数据显示: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422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34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0家,新型研发机构6家;孵化载体15家(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12家、加速器1家)。近2年,企业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项目数量242个,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数量35个。

  统筹布局   “1+3”政策体系构建科创“新生态”

  近年来,市科技局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在2023年该局承办的揭阳市科技专家顾问团成立大会上,53名国内外知名专家被聘请为揭阳市科技专家顾问。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畅通创新链条。去年底,市科技局以三线攻坚实施新质生产力赋能行动,组织专家编制科技创新生态链图谱,形成专题调研咨询报告,支撑“绿色石化和海工装备”两大产业链打造创新链。

  政策推动科技产业融合。今年来,市科技局构建以《揭阳市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统领,形成《揭阳市科技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揭阳市科技成果转化扶持措施》等为支撑的“1+3”政策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成市政府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在科技创新、招才引智、人才培训、城乡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聚才引智破解人才荒。根据新一轮扬帆计划实施方案要求,针对我市绿色石化领域急需解决的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市科技局积极对接相关领域高校和科研院所,采用“揭榜挂帅”形式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高端人才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推动我市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12日,“才聚三江,智汇揭阳”2023年揭阳人才周开幕式暨揭阳市科技专家顾问团成立大会顺利举行,聘请53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揭阳市科技专家顾问,通过“科技外脑”加持,为揭阳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建强平台  “塔尖重器”催生产业发展动能

  市科技局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为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市科技局保障财政资金投入,助力榕江实验室高水平建设。

  高层次平台载体是创新体系中的“塔尖重器”。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策马扬鞭”,全面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加速引育建强科创平台载体,一个个活力迸发的科创平台拔节生长、蓬勃壮大,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全力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市科技局紧扣创建国家高新区目标,在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持续发力,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持续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扶持工作,以科技引领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形成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2+1”主导产业体系。同时,着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材料、新能源两个产业新赛道,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去年以来,揭阳高新区共投入科技创新和技改资金10亿元,实施项目68项,高新技术行业、新兴主导产业呈现了强劲发展态势。

  高位推动榕江实验室建设。市科技局积极探索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新路,依托共建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大力推进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揭阳分中心建设、布局若干榕江实验室中试基地。同时,支持榕江实验室开展高层次科学家团队以及科研项目的延揽和遴选工作,柔性引进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祝京旭、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邱学青、以及杰青、长江学者等领衔的32支团队,推动27个引进团队自立科研项目立项。

  培育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市科技局坚持政产学研协同发力,与省内外高校联合着力打造揭阳国际氢能研究院、揭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海上风电协同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研平台,加快创建广东省塑胶及金属制品智能制造区域创新中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

  攀高逐新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市科技局局长林惠生(右二)带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了解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难题及诉求。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近年来,市科技局扎实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篇文章,不断增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编制2024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和培育台账,引导各县(市、区)强化高企源头培育,实施精准培育指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大幅增长,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422家,在账培育企业290家。

  加强全社会科技创新规划和运行监测。为解决企业创新意识、技术和人才等科技创新方面的难题及诉求,市科技局制订《揭阳市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走访大调研方案》,对712家在库高新技术企业精准“画像”并“把脉开方”,为我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供科学参考;组织开展高新区、孵化载体、高新技术企业等项目统计调查工作,推动各地加强火炬统计和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的运行监测,为经济运行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多要素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分类推进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以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为主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推动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揭阳市科技金融产业融合风险准备金的作用,引导银行累计为我市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5.36亿元;落实科技创新积分制再贷款政策,征集2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列入科技部科技创新再贷款备选库;加快27个去年立项的省“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的实施,组织2024年省科技支撑“百千万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发挥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引导作用,优化我市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探索路径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市科技局通过科技赋农助力“百千万工程”。图为今年8月15日揭阳市科技局与普宁市政府承办的揭阳市科技赋农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会暨农业科技成果展现场。

  市科技局通过推进一批中试基地建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市科技局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通过推广农业新技术赋能“百千万工程”。

  加快建设中试平台,推动科研设备互联共享,是创新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的有效路径。

  加快技术转移平台建设。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市科技局通过推进一批中试基地建设,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栽苗子”。揭阳高新区新材料加工应用中试基地已投产运营,并成功孵化2个项目,加速推动“高铁用TPEE缓冲器”和“高温尼龙电子材料”等4项科研成果中试并产业化。正引进富德集团在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建设新材料化工中试基地,国电投前詹风电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大型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基础关键技术及应用》实海验证子课题已落户揭阳。

  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路径。市科技局紧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契机,在广东工业大学、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榕江实验室率先开展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试点工作,搭建科技成果展等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用后付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或转让给企业使用,支持引导企业引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不断健全各类高层次科研平台自我造血能力,例如,引导榕江实验室成立榕江实验室(揭阳)科技有限公司,构建科技成果的孵化载体和经营性资产管理平台,探索以“科技入股”“作价转让”“投资转化”等创新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市场收益、技术收益反哺科研,支撑实验室可持续发展。

  推动科技农业互促双强。市科技局围绕科技赋农助力“百千万工程”,大力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指导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引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省农业科学院等10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的行业权威专家团队扎根县域开展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服务。近3年来,全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共服务带动农户数量931户,服务企业、合作社等86个,引进新品种27个,推广新技术36项,举办培训79场;有效实现省市协同、高校联动、精准帮扶。今年8月15日,揭阳市科技赋农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会暨农业科技成果展在普宁市南溪镇举行,为乡村振兴搭建起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惠生表示,接下来,市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通过加强重大平台建设、推动探索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的加速转化路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引才育才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把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落到实处,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以“科技赋能”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增强揭阳发展新动能,奋力书写科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撰稿:黄 蕾 黄卓奇 李桂瀚

  摄影:郑楚藩 林洁松

  部分照片由市科技局提供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