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年来,普宁市教育系统坚持以科技创新为载体,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创造活力,在该市中小学营造崇尚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科创教育迈出坚实步伐。
探索创新科创教育教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参加科创竞赛交流活动……普宁市第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普宁学校、普宁市二实学校、普宁市红领巾实验学校、占陇镇桥柱初级中学以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开展科创教育,点燃了万千学子的科学梦,让科学的魅力在校园中绽放光彩,形成百舸争流、各展其才的局面。

学生沉浸于科学实验中,探索科学的奥秘。

老师对学生们进行科创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

学校举办编程等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与成长。
普宁市第二中学
探索形成典型经验,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2000年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节,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5年建立普宁二中校园电视台,2006年组建机器人实验室,2015年建立微格教室,2016年筹划建立创客小组,2017年组建科技教育创新团队,2018年学校成为首批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团队并成功举办了以“体验科技·创意人生”为主题的首届校园创客教育文化节,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2022年创建了学校科创中心,科创中心由机器人实验室、创客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实验室三部分组成,2024年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校园创客教育文化节……翻开普宁市第二中学科创教育的发展历史,众多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和荣誉,见证了这所学校科创教育奋进的每一步。
2024年,该校科创教育又迎来新突破:高一秋季招生正式开设科创班。科创班主要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科创班的探索实践,学校争取通过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式变革、场所场景构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破解难点堵点,探索科学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大中小学段纵向贯通、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发展格局,争取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切实发挥科学教育实验校的辐射引领作用,提升普宁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与此同时,作为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和省科技教育创新团队,学校准备以优势科技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前沿性创新课题为导向,以项目驱动学习为载体,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以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为重点,以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团队的培养为目标,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新的合力,取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以提升学校的科技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
学校在科技教育创新团队工作室中,由团长负责日常组织和管理,定期开会讨论和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和解决问题,引导成员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提高创新团队的研究实力和创新水平。科技教育创新团队主要分设机器人、科技创新、创客、PS设计、人工智能和微视频制作等六个小团队,团队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至今荣获了国家级一、二等奖27人次,省级奖项300多人次,地级市奖600多人次,潮汕星河奖科技奖54人次。
学校深化科技类课堂的教学改革,组织团队成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逐步推进科技教育校本课程进课堂,争取实现该校科技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在发挥团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方面,该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积极带动更多学校开展基于项目的创造式学习活动,影响更多学校教师和社会人士参加基于项目的创造式教育活动,争取把科学教育打造成普宁二中新的教育名片,使普宁二中成为粤东龙头、全省示范、全国知名的科学教育实验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普宁学校
精耕细作结硕果,逐梦前行谱新篇
在科教兴国的时代强音下,自 2022 年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普宁学校在科创教育领域精耕细作,成绩斐然,为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为扎实开展好科创教育,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学校匠心独运,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定制编程综合实践课,小学Scratch图形化编程童趣满满,中学Python编程深邃精妙,3D打印课程等让学生触摸科技魅力,为科创梦想筑牢根基。
学校倾力打造科创环境,6间高标准多媒体电脑室、2间创客实验室和1间训练室配备齐全,近十万元科技设备助力学生探索创新。
信息技术科组教师堪称科创教育的中流砥柱。李义群老师等众多教师多次荣获省市一等奖,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在教学能力大赛中名列前茅。他们勇挑信技学科市级课题重担,不断拓展教育创新深度。
学校精心举办的科技节是科创教育的亮丽名片。2023年第二届科技节历时一月,七大项二十二小项活动点燃科创热情;2024年第三届科技节“学科齐”“体量大”“平台高”,各学科全面融合且积极跨学科融合科技,全校师生踊跃投身37项竞赛活动,彰显对科创教育的高度认同与担当。
学校学生在科技创新赛场披荆斩棘,国家级赛事斩获 3 个三等奖;省级赛场上,15项荣誉纷至沓来,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6个;市级竞赛中更是揽获68项大奖,一等奖14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32个,学校也多次荣获“优秀组织奖”。这些荣誉是学子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有力证明,彰显学校科创教育实力。
在科创教育成果丰硕的基础上,普宁华附积极规划未来发展路径:持续优化编程课程,拓展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等新兴课程,培育学生跨学科思维与综合创新能力,确保课程引领前沿。积极参与高级别、多元化竞赛,建设高标准科技工作坊,开发利用创客空间,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为学生搭建广阔展示平台,拓宽视野提升竞争力。同时,深化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引导学生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展望未来,学校将秉持创新精神,继续在科创教育道路上奋力前行,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书写辉煌篇章。
普宁市二实学校
科创教育启智未来,科创之路播种梦想
普宁市二实学校是普宁市首批创客教育实验学校。近年来,该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切入点,从科创课程、科创教学、科创社团、科创活动等维度,全面推进科创教育。
优选课程,引导学生创新。该校科创教育课程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主动性和积极性入手,以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为目标,开设了丰富的科创课程:3D打印、少儿编程、人工智能无人车、无人机等内容。比如,无人机课程通过模拟训练及实际训练飞行,锻炼观察力;少儿编程课程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优化教学,提升学生能力。学校成立科创课程团队,以课例研究方式开展科创课例实践研究,做细教学分析,做实教学过程,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做好教学反思,优化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设计合理化任务,激发参与活动的欲望。组建竞争型小组,保证每个成员都能真正参与进来,学生多方位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科创课程活动中,创新创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优质社团,助力学生成长。学校现有科创社团4个,科创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人特色的舞台,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探索兴趣,提升了探究能力。其中,学校小学部成立了编程社团和智能智造社团,课程涵盖图形化编程、Arduion、3D打印、物联网编程、Scratch、人工智能等;初中部开设了Python、C++等编程社团,成员们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如机器人竞赛、编程挑战赛等,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创优实践,搭建展示平台。该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揭阳市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竞赛、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csp)、粤港澳青少年人工智能追梦营、粤东创客文化节等活动,并屡获佳绩。三年来,先后有16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科创比赛中获奖,其中,彭其浩同学在2024年粤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图形化编程项目广东省一等奖,同时荣获2024年度潮汕星河奖科技类一等奖。
展望未来,该校将继续秉持“生本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一切为了学生成长”的办学理念,深入实施科创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普宁市红领巾实验学校
点燃学生科创热情,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普宁市红领巾实验学校自建校以来,积极投身科创教育,围绕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精神,注重学生科创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创教育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学校将科创教育列为六大办学特色之一,利用常规课堂、第二课堂和艺术培训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科创精神。创设创客空间和科普展厅,配备专业教师团队,点燃学生科创热情,让众多学生在各级科创比赛中获奖。从科技普及到创新发展,学校不断前行,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丰富了科技普及教育内涵,为培养创新实践人才奠定了基础。
学校非常注重科创教育课程研发,在确保国家信息技术课程全覆盖基础上,学校探索创新教育路径,优化课程结构。落实科学、信息科技课程,构建了以常规课堂为核心、兴趣课程为辅助、选拔性培养为支撑的科技课程体系。低年级注重科普和兴趣培养,中高年级通过图形化编程、3D打印等课程和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科技素养,同时引导学生用科技解决生活问题。
竞赛成绩是科创教育成果的有力证明。2023 ~2024学年度,学生在各级科技创新活动中大放异彩。如在第24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揭阳市第18届中小学智能机器人竞赛、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第12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揭阳市青少年2023年人工智能追梦营比赛、2023年广东省科技劳动教育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水中机器人挑战赛项目比赛等,都有该校学生获奖的身影,学校也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多名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科创教育取得的累累硕果,是师生共同努力、不懈追求的结果。
学校还积极搭建学习平台打造科教校园,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增强实践能力,提升核心素养,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对于未来发展,学校将以现有荣誉为新起点,持续创设良好教育环境,保持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情;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好科创教育“加法”,以科创比赛和主题活动为引领,深化科技教育;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点燃创新梦想,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助力揭阳教育高质量发展。
占陇镇桥柱初级中学
奋力打造科创教育“桥中样本”
2005年以来,占陇镇桥柱初级中学以科创教育为突破口,把科创教育纳入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在办学特色上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近年来,该校以“发现”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笃学修行,格高致远”为理念,以“知行合一,拓展生命成长长宽高”为办学目标,多措并举做好科创教育“加法”,奋力打造科创教育的“桥中样本”。
该校自2005年开设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坚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并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各级科技创新竞技活动,学校科技教育氛围一直浓郁。2021年,学校专门组建了科创办公室并规划出专门的科创活动场所,正式成立桥柱中学铁峰科创部。同年,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科创部成功举办桥柱中学首届“铁峰杯”校园创客文化节,让在校师生进一步接触与理解校园科创教育。
铁峰科创部成立以后,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科创部成员上下一心,利用课后服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科创兴趣小组,并择优推荐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自铁峰科创部成立至今,学生共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8项;粤东赛区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揭阳市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学校先后被评为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省科技教育优秀组织单位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铁峰科创部根据学校的实际,利用各种生活“废物”(矿泉水瓶等),再通过在网络上采购散装的材料配件(成本较低),精心设计,已经成功打造出自己的第一个特色项目——水上机器人,在各级比赛中名列前茅,连续夺冠四次,已经发展为该项目的粤东区标兵学校。自参加广东省创新思维大赛的创意构建大赛以来,学校在2023、2024年分别包揽个人赛前三名、获一等奖1项,接下来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朝着大赛不断奋进,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当下,桥柱中学正以铁峰科创部为核心,以打造一流的科创团队为目标,以全面发展学校科创教育为根本任务,开足马力,不断进取,大步朝前,为培养新型创新人才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基,为普宁建设“教育强市”“教育名城”贡献力量。
整理:高浩钦 郑乔慧 苏利发
摄影: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