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如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初中数学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多地聚焦于学生品格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要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学科素养,为其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挑战与乐趣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通过积极鼓励、耐心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以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与关怀,从而更愿意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得既温馨又富有数学气息,墙上挂上数学名人的画像和名言,角落里放置一些数学游戏和谜题。也可以设置“数学角”,展示数学家的故事、趣味数学题等,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积极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趣味数学游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几何图形的美丽图案,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奥秘。又如,在讲解直角坐标系时,可以通过设计“数学寻宝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直角坐标系的运用。
三、倡导小组合作,提升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是提升学习效率与社交技能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促进其逻辑推理素养的提升。教师应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讨论数学问题,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如在七年级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小组可以分工合作调查学校七年级同学的身高分布,绘制统计图表,并分析数据背后的意义。
四、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满足学习需求
为了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除了传统的讲授和演示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五、注重巩固与拓展,培养数学素养
巩固与拓展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巩固已学知识,通过多次练习和复习,确保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应注重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拓展性问题、拓展性学习方式等,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重视反馈与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反馈与评价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环节。教师应通过随堂测、作业、小测验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在评价方面,教师应注重全面性和客观性,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测试等方式,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优化教学策略。
七、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任务、推荐数学读物、建立数学兴趣小组等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应通过激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自主探究问题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倡导团队合作、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注重巩固与拓展、重视反馈与评价以及激发自主学习能力等策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