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雪长松图轴
〔明〕 张瑞图
纸本墨笔 136.3cm×43.3cm
此图以墨笔绘清泉细石,苍松之上落满积雪,画松树下的石头时,转折顿挫明显,笔画有意加重转折,石头厚重坚挺的感觉跃然纸上,给人方峻峭利的顿挫感,其与行笔时笔画线条的流畅感形成对比,呈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全图面貌苍润,用笔皴染结合、勾点交错,笔力浑厚,足见张氏笔墨功力精到。题字结体狂怪,笔画劲健纵逸,气韵外露,颇富“奇异”之态。
本幅自题:“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庚午春仲果亭图写”,钤“瑞图”朱文方印,“张长公”朱文方印。据此,可知此图作于崇祯三年(1630),张瑞图时年60岁,正是他罢官遣归之年。图中题句出自杜甫诗《谒真谛寺禅师》。
张瑞图(1570~1641),字长公,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居士、平等居士等。张瑞图书法、绘画兼精。书法得张旭、怀素神韵,与董其昌等并称“明末四大书家”,但其书法风格则迥异他人,风貌奇倔狂逸,后世称“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蹊径。”绘画则学黄公望,风格苍劲,点染清逸。他的画作大多是偶然兴至所作,故而传世作品甚少,其大幅画作特点是笔墨粗放,构景空疏。清代以来,张瑞图的书名越来越大,甚至在大字行草书流行的现代,他的作品也极具影响力。他的书画艺术表现出他个性张扬、力求新变的审美追求。
王 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