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燕玲 通讯员 卢剑辉 袁鸿辉
随着冬季到来,脑血管疾病到了高发期。揭阳市中医院康复科医生提醒,气温下降,脑卒中发病率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高趋势。中老年人要注意添衣保暖,还要注意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日前,63岁的林阿姨早上起床时,突然感觉右下肢乏力,伴随头晕、呕吐等症状。为求进一步诊治,林阿姨被家属送至市中医院揭东院区康复医学科,经科室医师检查,诊断为“大脑动脉的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康复医学科主任卢晓波组织医师团队制定了康复理疗方案,对患者采用针灸、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疗法,给予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营养脑神经、清除脑自由基、改善侧支循环等药物治疗。在医护人员的照料下,林阿姨的肢体功能逐渐恢复,右下肢能够自行行走。
据介绍,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
气温变化与脑卒中患病风险密切相关。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罹患脑卒中的风险升高1.13%,脑卒中死亡风险升高1.2%.这可能是由于寒冷的天气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血小板升高、血压易波动、血液黏度增加所致。因此,一旦进入秋冬季节,高危人群更应该注意预防脑卒中。
“寒冷的天气里,高危人群除了要做好保暖、清淡饮食、戒烟限酒,还要注意多喝水。喝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流,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同时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便秘,用力排便会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增加了脑卒中的危险。此外,还要注意控制情绪。情绪激动可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容易诱发脑卒中。”医生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