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木
名言名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语言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作文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名言名句,犹如为文章插上腾飞之翼,使其熠熠生辉,魅力倍增。以下是关于名言名句在作文运用之浅见。
一、开篇引名句,先声夺人
文章之开篇,恰似乐章之序曲,如磁石般瞬间吸引读者目光。在作文开头引用名言名句,可起到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效果,使文章开头简洁有力且富有文采。例如,写一篇关于“坚持”的作文,开头可如此写:“‘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的这句名言,道出了坚持的力量。在人生之漫漫征途中,唯有坚持不懈,方能跨越重重艰难,抵达成功的彼岸。无论于学业之深耕细作,还是在事业之奋勇拼搏,坚持皆为不可或缺之品质。” 在开篇处引用名言名句,能迅速亮明观点,为全文定下基调,让读者对文章主题和立意有清晰预判。比如,若要写一篇关于勤奋的作文,开篇便可引用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韩愈的名言,简洁有力地揭示了勤奋对于学业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性,让读者瞬间明白文章将围绕勤奋展开论述,进而吸引读者继续阅读,探究作者如何深入剖析勤奋的内涵与价值。
二、论据用名句,增强说服力
在阐述观点、论证论点时,引用名言名句作为论据,能为观点提供有力支撑,使论证更具权威性与说服力。因其往往出自古今中外名人之口,他们或在学术领域建树卓越,或人生阅历丰富深刻,其话语具一定影响力与可信度。比如,在论述 “挫折是成长的阶梯” 这一观点时,可引用贝多芬的 “在全人类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贝多芬本人便是遭受耳聋等重重挫折却依然顽强创作的伟大音乐家,他的话极具感染力,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挫折面前保持坚强品质之可贵,从而更好地认同挫折对成长的积极意义。此外,还可引用司马迁“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等例子,进一步强化论证,使论证更加坚实有力。
三、过渡借名句,衔接自然流畅
文章段落之间需巧妙过渡,以保持行文连贯性。名言名句可充当过渡的桥梁,使文章结构更紧凑,段落转换更自然。例如,在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中,前一段描绘了春日生机勃勃,后一段要转写夏日热烈奔放,中间就可用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这样的名句来过渡。它既承接了前文对春天美景的描写,又巧妙引出下文对夏天景象的抒写,让文章脉络清晰,过渡毫无生硬之感。在议论文中,如论述从个人层面过渡到国家层面时,可引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然地将论述范围扩大,使文章层次更加丰富。
四、结尾收名句,升华主题
在作文结尾处引用名言名句,可起到升华主题、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使文章余味悠长。以一篇关于 “奉献” 的作文为例,结尾可这样写:“‘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奉献是一种深度的人生价值体现。让我们在奉献中绽放生命光彩,书写无悔人生篇章。” 通过引用名言,将奉献主题提升到人生价值高度,使文章结尾富有哲理与感染力。
然而,名言名句在作文中的运用也有一些需注意之处。首先,要准确无误地引用,包括名言内容、出处以及作者等信息,避免出现张冠李戴、断章取义的情况。其次,引用要贴合文意,不能生搬硬套,要确保名言名句与文章主题、观点相契合,能为文章增色添彩,而非成为累赘。再次,要注意引用的频率与分寸,过多堆砌名言名句会使文章显得华而不实,缺乏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恰到好处地运用才是关键。
总之,名言名句在作文中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掌握好方法,巧妙地将其融入文章各部分,就能让作文大放异彩,展现出独特魅力,让读者在品味名言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作者的文采与思想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