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央领导同志看望老同…
·让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
·稳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
·市区装扮一新喜迎新年
·最暖心的祝福,最深切…
·全力营造安全祥和的节…
·争当推动产业科技深度…
·为一线职工送上节日问…
·全面落实落细各项安全…
·着力推动各领域基层党…
·扎实做好节日消防安全…
·全力保障供港蔬菜安全…
·拖欠的近50万元工资…
·保障群众用药用械用妆…
·讲好城乡融合发展故事
·税惠为年货和旅游市场…
·确保群众过一个安全祥…
·桑榆未晚 霞光满天
·非法营运还超员,严查…
·玉米撒一地,交警来帮…
·惠城:南方小年,彩虹…
·精医博爱守初心 厚…
·用温柔与耐心让教育之…
·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
·揭阳市2025年春节…
·推动党建工作与个体私…
·为个体私营经济高质量…
·个体私营经济党建风采
·乙巳年新春联
·赔 偿
·胶己人
·读 雨
·2024年度全市法院…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间:2025/1/27

  □黄瑞芬

  时代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动因之一。当课程改革的浪潮涌到我们身边时,我们这些数学教师要面对课程内容、数学观念、教学方式等各种变化,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一关键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意识是人的一种潜在且独特的本能。一些人之所以未能展现出应有的创新才能,主要是缺乏能让创新才能得以发挥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浅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能力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依然影响着教学活动,教师充当着课程的机械执行者,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这种传统做法,转变思想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充分激发学生对创新活动的兴趣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教师应当充当开发者的角色,搭建活动平台,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是教师的责任。那么,一节课究竟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一味地、一厢情愿地“灌输”知识,学生真的能学好吗?一节课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设计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课程资源,让教学贴近生活。

  例如,在“轴对称”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某些汽车标志、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标志,以及中国民间艺术剪纸来导入新知识,这样能使“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或者让学生亲自到现实生活中收集资料,寻找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这不仅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三、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的切入点——数学开放题

  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上的结论转化为问题,善于创设条件或提供材料,让学生主动探索,将学生熟悉的封闭式问题转变为开放式问题,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应当且必须把提出数学问题的训练和培养作为数学教学创新的切入点。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与条件,也是其核心内容和任务。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以朋友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敢于思考、勤于思考,敢于畅所欲言,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营造适宜的环境,使其思想能够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只有这样,蕴含创新精神的幼苗才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发扬。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新课改带来的优良教育环境,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力争让新一代国民适应新世纪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成为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