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广东、海南、福建、重庆、河南、山东等地共公布了261批次陶瓷砖抽检情况。其中,不合格项目包括产品的吸水率、破坏强度、尺寸及偏差、放射性核素限量等,吸水率与破坏强度不合格批数尤其多。
吸水率是衡量陶瓷砖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陶瓷砖的硬度、强度、耐磨度等性能。
根据目前我国陶瓷砖国家检测标准规定,陶瓷砖依据吸水率不同大致可分为:瓷质砖(E≤0.5%);炻瓷砖(0.5%<E≤3%);细炻砖(3%≤E≤6%);炻质砖(6%≤E≤10%);陶质砖(E>10%)。
一般情况下,吸水率过低的陶瓷砖虽然致密度和内在稳定性较好,但如果粘贴材料没有选对,可能会出现粘结力不足的情况,导致陶瓷砖脱落;吸水率过高则意味着陶瓷砖的气孔较多,坯材密度较松,瓷砖强度降低,容易膨胀、开裂,从而影响其整体稳定性。
从耐磨性能方面来看,吸水率低的陶瓷砖通常密度较高,耐磨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相反,吸水率过高的陶瓷砖耐磨性较差,容易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磨损或划痕。
从防潮性能方面来看,低吸水率的陶瓷砖通常更适合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潮湿环境;而高吸水率的陶瓷砖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吸湿,可能导致霉变、变色,甚至影响房屋的结构安全。
破坏强度是衡量陶瓷砖抗压、抗拉等强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通俗地说,检验陶瓷砖破坏程度就是考察陶瓷砖的结实程度。而陶瓷砖破坏强度不合格意味着其抗压能力不达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陶瓷砖的开裂、断裂或表面缺陷。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陶瓷砖的美观度,降低家居或建筑的整体装饰效果。同时,开裂和断裂的陶瓷砖需要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和维护难度,缩短了瓷砖的使用寿命。
对于高层建筑外墙或公共场所使用的陶瓷砖,破坏强度不合格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不合格的陶瓷砖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断裂,直接从高空脱落,对下方行人或车辆构成直接威胁,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此外,断裂的瓷砖碎片也可能在人们行走或活动时造成伤害,增加安全风险。
总的来看,陶瓷砖吸水率、破坏强度不合格容易造成陶瓷产品铺贴不当、易掉落等问题,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严重的还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因此,消费者在选购瓷砖时,应充分了解相关知识,结合实际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并关注瓷砖的吸水率、破坏强度指标,以确保购买到质量合格的瓷砖产品。
中 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