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奕忠
开学第一课,我以正在热播的《哪吒2》作为引入,鼓励学生们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超越自我。当讲到《哪吒2》中哪吒剔骨还父的经典片段时,我顺势抛出问题:“哪吒说的哪句话最撼动你们的心灵?”教室里此起彼伏响起少年们清亮的声音:“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谁只有我说了算。”
我看着他们眼中跳动的光,我继续追问:“那你们是想成魔还是成仙?”意料之外的答案如清泉漫过教室:“我们想成人!”这个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在讲台上久久驻足。当代青少年在神话重构中给出的答案,恰与两千年前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智慧遥相呼应。中小学阶段作为生命成长的奠基期,本质上是“学以成人”的修炼场——既要培育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更要涵养诚意正心的生命品格。这让我想起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与青年的对话,那些关于正义、勇敢与节制的追问,不正是对“何以为人”的永恒叩击?当孩子们选择“成为真正的人”,实则是渴望被完整地看见与成全。每个生命都该享有破土抽芽的尊严:那个总爱拆解钟表的男孩,指尖跳动着机械的诗行;总在课间照料绿植的女孩,掌心生长着自然的韵律;角落里的转学生用素描本构筑着光影城堡;后排的运动健将足尖跃动着青春的抛物线……真正的教育应当如春风化雨,既不用统一的模具修剪个性,也不以功利的标尺丈量灵魂。
站在讲台上望着50张青春的面庞,我忽然懂得:所谓“学以成人”,不是将璞玉雕琢成预设的形制,而是让每块原石都焕发独特的光泽。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终被英雄掀翻,教育者的使命,或许正是守护每个生命按照自己的节气生长,在向阳而生的过程中,让求真向善的种子自然萌发。这大概就是哪吒那声呐喊最深层的回响——当教育褪去规训的铠甲,生命自会绽放千姿百态的人性光芒。
(作者系榕城区登岗镇洋淇初级中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