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前两个月我国人民币贷…
·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
·助力提振消费 金融监…
·我国改革试点地区基本…
·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国…
·持续巩固绿美揭阳生态…
·“植”此青绿 共“…
·我市共有3人入选
·奏响农业生产“奋进曲…
·守护质量,我们一直在…
·关于搭建小学数学趣味…
·树梢上的橘猫
·最好的玩伴
·每个熠熠生辉的微笑背…
·共感潮汕文化的力量
·青蒜腊肉春日宴
·人间有味
·2025年消费维权年…
·消费问题聚焦何处?
·深耕2024年成果丰…
·预付式消费陷阱多这些…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青蒜腊肉春日宴

时间:2025/3/15

巢志斌

  晨雾还未散尽,檐角便挑着一串冰凌。母亲在灶前抖开蓝布围裙,粗布褶皱里抖落几粒去年的谷壳。案板上的青蒜根根挺立,像刚从土里拔出的翡翠剑戟,蒜白处沾着潮湿的黄土,叶尖犹挂着破晓时分凝结的寒露。腊肉悬在梁上,油光里沉淀着去岁的阳光,刀锋贴着肌理切下时,红白相间的纹路便层层漾开,恍若褪色的年轮。碎肉屑落在青瓷碟里,像雪地上滚落的玛瑙珠。

  惊蛰刚过,后园的蒜苗便发了狠劲。积雪化成的溪水还在墙根潺潺,它们已顶开冻土,将青锋直指灰蒙蒙的天。我总爱蹲在垄边看,看它们如何用碧色划破残冬的帷幕——先是钻出针尖似的绿芽,不出三日便蹿成寸许长的剑刃,叶鞘裹着细密露珠,手指轻轻一掐,辛香便顺着掌纹渗进骨缝里。隔壁阿婆说这是“惊蛰蒜”,非得挨过三场倒春寒,才能在舌尖淬出火候正好的辣意。

  腊肉是立冬那日腌的。父亲将柏树枝铺在青石板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抹满粗盐花椒,在竹匾里码成小山。记得那日霜色极重,母亲的蓝头巾凝着白茸茸的冰晶,她握着陶罐往肉块上淋米酒,酒香混着柏叶的苦香,把屋檐下的冰凌都熏得发颤。北风卷着雪粒子叩打窗棂时,灶屋梁木便渐渐垂下琥珀色的泪珠。那些咸香在横梁间游走,与炊烟纠缠成丝绦,连檐角麻雀的啁啾都沾着腊味。有一次我踩着木凳偷摸腊肉,指尖刚触到油润的表面,就被母亲用竹筷敲了手背:“这滋味要等足百日,才配得上春天的鲜。”

  铁锅烧至泛青,腊肉片落进去的刹那,油花便绽作朵朵金梅。青蒜段往滚油里一抛,辛烈撞上醇厚,像新雪融进陈酿。蒸汽驮着香气攀上房梁,惊醒了沉睡半冬的蛛网,连墙角的老鼠洞都飘出几缕馋涎的雾气。

  青蒜叶在汤里舒展腰肢,腊肉油脂化作金箔浮游。汤勺搅动时,蒜白如玉簪沉浮,腊肉红似珊瑚摇曳,恍惚见得春江潮水连海平。这汤须得用粗陶碗盛,碗底沉着几粒黑亮亮的荠菜籽,是前日里在田埂边拾的。母亲舀汤时总要念叨:“腊肉是冬日的魂,青蒜是春日的魄。”滚烫的汤汁滑入喉头,咸鲜里迸出辛辣,仿佛冻土深处蛰伏的生机突然炸裂。

  暮色漫过门槛时,檐下的冰凌正滴落最后几颗水晶。青蒜滋味攀着热气爬上木梁,腊肉的沉香则渗进椽缝。父亲抿着土烧酒,面颊被灶火映得通红,说起开春后要补的篱笆、要耕的旱田。母亲把蒜叶拌进剩下的汤汁,浇在糙米饭上,油花立刻在饭粒间晕开细密的金纹。碗底汤渍凝成琥珀,倒映着窗外新发的柳芽——这春日的宴席,原是用冬日的珍藏与当下的鲜嫩共同煨就的。

  筷尖挑起最后一缕蒜苗,齿间犹存三分辛辣七分甘。忽然懂得母亲为何总在霜降前埋下蒜种:原来有些滋味,须得经历朔风的磨砺,挨过冻土的封存,才能在某个春晨,携着地气与天光,破土而出。就像梁间的腊肉,在黑暗中默默吸纳人间烟火,终化作照亮时节更迭的琥珀灯;就像此刻碗中青翠,以凛冽的锋芒剖开混沌,让陈年的厚重与初生的清鲜,在舌尖上撞出惊蛰的春雷。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