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今年前2个月经济运行…
·中办印发《通知》在全…
·全力打造“一化一海五…
·揭西“三链融合”激活…
·全力推动新时代揭阳人…
·全市古树名木保护率达…
·我市3人获评国家级非…
·千里祭英烈 情暖烈…
·事关育儿、就业、增收…
·这场宣介,让中外企业…
·聚焦主责主业 稳就…
·植树造林正当时 干…
·揭阳市水利局党组成员…
·花开时节满城芳
·起步平稳 向新向好
·2024年我国数字产…
·2月跨境资金呈现净流…
·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
·中方严肃敦促日方在台…
·春光无限好,踏青赏花…
·“揭马爱心酒店联盟”…
·广东成功创建2家国家…
·走过鼋头渚樱花雨
·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
·开启银发旅程新篇章
·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
·思政领航促成长 润…
·法润童心 护航成长
·《人间值得》
·赶赴春日之约
·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青 狮
·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
·书写一段跨越百年的诚…
·褶姓何来
·正月初五“弦架开”
·昔日南溪精舍 今时…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魏启峰批局:
书写一段跨越百年的诚信故事

时间:2025/3/18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

  作为旅居海外侨胞的特殊家书,每封侨批背后的故事大都平凡而琐碎,但将万千封批信融入历史的长河中,展现的是潮汕人这一富有拼搏和奋斗精神的群体浓烈炽热的家国情怀。这些历经百年的跨国家书,内容涉及家情、亲情、乡情、国情、世情等,记录着近一个半世纪的社会变迁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为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本版今起推出“侨批印记”栏目,陆续推出一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述说历史,对话先辈,“唤醒”尘封在侨批里的记忆,还原海外鲜活的“中国故事”,感悟潮侨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笃诚守信的可贵品格,弘扬华侨情系桑梓、心怀祖国、乐于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助力产业强市、和美揭阳建设。敬请读者留意。

  “侨批”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凭证的合称。在侨批的历史上,水客和侨批局负责传递书信和兑换汇款,多年来信守承诺不负所托。在跨山越海的长途跋涉和风雨无阻的艰辛递送中,他们始终恪守诚实守信的经营之道,使信守承诺成为侨批业的立业之本。

  在汕头市侨批文物馆二楼,展示着一幅《本堂落成记》石碑碑文照片,下面还附有一块批注:“经营时间最长的潮帮批局——魏启峰,从1879年魏福罗创‘森峰启记批局’起,至1979年转入国家银行管理,魏氏批业历经6代,整整100年的心血,在潮汕侨批史上书写了生动的一页。”

  2012年,国家档案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侨批“世界记忆遗产”时,该碑文照片以及魏启峰批局第五代传人魏基坚的照片成为申请资料之一。

  日前,记者专访了魏启峰批局后人,听他们讲述这一段跨越百年的诚信故事。

  故事源于魏启峰家族的先祖魏福罗。而贯穿故事始终的正是“诚信”两个字。这是魏福罗得以创办批局的缘起,也是魏氏家族经营侨批业长达百年之久的根基。

  □记者 蔡幼芳

  从收购夏布的小商人到批馆掌柜

2020年,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思贤路西段的魏启峰批局旧址,被榕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林洁松 摄

  魏启峰批局的事业正是从先祖魏福罗的诚实开始的。

  清朝咸丰年间,揭阳渔湖都盛产夏布,梅兜村壮汉魏福罗,长年累月顶风冒雨,辗转奔波于渔湖都108个村落的田陌陋巷,挨家逐户收购夏布,再将所购夏布转销于埠头的行商。其间,魏福罗结识了一位外号叫“澄海伯”的老板。

  “澄海伯”本名黄松亭,除了经营夏布生意,还经营着一家“森峰”号批馆。

  有一次,“澄海伯”多付给魏福罗50银元货款。魏福罗回家后发觉此事,深感不安,下次见面时,如数归还,还再三表示是回家后才发现的,并非故意贪取。

  其时恰巧森峰批馆急于扩展业务,“澄海伯”正在揭阳物色可靠的代理人。魏福罗的诚实,让他心头一亮:“这就是要找的人了!”

  光绪五年(1879),在黄松亭的扶持下,“森峰启记”批馆在榕城开张,魏福罗受黄松亭委托担任这间小批馆的掌柜,为汕头“森峰”批馆代理揭阳、普宁、丰顺的侨批解付业务。就这样,魏福罗从一名收购夏布的小商人嬗变为批馆掌柜,百年启峰批局的历史也由此徐徐展开。

  创新经营拓展侨批业

万丰发批局财务印鉴。

  光绪二十年(1894),年届六十的魏福罗老先生将批馆业务交到儿子魏履巧手中。

  随着黄松亭到新加坡创业,已无暇顾及榕城“森峰启记”的业务了。他就提议把“森峰启记”中的“森”与“启”两字换位,招牌就变成了“启峰森记”。不久,黄松亭又慷慨地将“启峰森记”悉数转让给魏家。

  1912年,魏家将“启峰森记”招牌改成了“魏启峰批局”,由魏履巧的儿子魏启和接手经营。

  自此,魏启峰批局的发展走上了一条“快车道”——1922年,魏启和放弃原在榕城衙前街的店面,迁到榕城新街营业,扩大规模;1923年,魏启和购置了坐落于当年汕头最为繁华的黄金地段永兴街123号“全丰杂货行”楼下的产业,在汕头开设收批站,把业务拓展到汕头;1924年,把汕头收批站改为“万丰发批局”,由魏茂玉(第四代传人)任经理,并很快发展为甲级批局,经营海外侨批业务。

  随着海外业务的发展,魏启峰批局海外分局遍布东南亚各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间,仅在暹罗(今泰国)和印尼两地就有23家代理商号。在香港,魏启峰批局还分别于1939年和1960年成立了榕记批局和启峰三益批局。

  为了给分批人和收款侨眷提供便利,魏启峰批局在汕头、揭阳发行了“启峰银单”,流通潮汕各地,凭单随到随兑。同时,批局兼营潮汕各种杂货,满足海外华侨对家乡土特产的需求。

  在“东兴汇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经魏启峰批局发送的回批。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魏茂玉以其远见卓识,提前布局,在揭西、兴宁等国统区开设办事处。潮汕沦陷时,魏启峰批局得以通过新开辟的汇路,将侨汇安全送到侨眷手里。

  一封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由荷属东印度坤甸永成发批局辗转数万里寄往揭阳县的邮简式侨批,生动展示了当年这一新汇路:印尼→香港→韶关→兴宁→揭阳。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原有侨批递送渠道中断。侨批从业者陈植芳苦苦寻觅新的汇路,终于在严酷的封锁中探辟出一条跨国侨批递送的秘密渠道——东兴汇路!魏启峰批局先前设在兴宁的办事处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外侨批先汇集到越南安南,再偷越过国界线到广西东兴镇,通过广东省银行汇往兴宁,由魏启峰批局驻兴宁办事处职员快速领出来,穿越荒山野岭,避开军、匪封锁,历经艰难险阻带到榕城,再分发到潮汕各地。

  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由东兴汇路汇往潮汕的侨汇,每月达越币1000万元以上,其中70%以上是经由魏启峰批局收转的。

  鼎盛时期占据潮汕侨批业“半壁江山”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千里从印尼寄往揭阳的侨批封。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战后侨批业迫切需要恢复。据《潮汕侨批史》记载,魏启峰批局战后迅速通过海陆空多渠道恢复业务,魏茂硕曾亲赴东南亚协调。

  记者在揭阳市档案馆查找到一份资料,标题为《发展侨汇 沟通侨情——记魏启峰批局》,作者是庄泽民先生,落款日期为1991年6月30日。文中写道:“……‘二战’结束前夕,启峰批局又是‘棋先一着’,由启和翁部署魏茂硕星夜兼程徒步抵达香港,千方百计申请搭乘上‘盟军’飞机飞往暹罗(今泰国),发送战争后期积压的回批,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被欢呼为战后的‘潮汕第一来使和第一亲人’……”

  记者就此多方查阅侨史文献,了解魏茂硕在战后初期搭乘盟军飞机赴暹罗送回批的情况。

  据1945年10月泰国华文报纸报道:“潮汕侨批业巨擎魏启峰批局代表魏茂硕,乘盟军飞机抵暹,携来侨批逾千封。暹罗潮州会馆率数百侨胞赴机场迎接,盛况空前。”这一场景在华侨口述史中进一步具象化——曼谷老侨领曾回忆:“魏先生下飞机时举着一箱批信,喊‘潮汕乡亲的侨批到了’!人群顿时哭声一片。”

  随后,魏茂硕又以惊人的速度从暹罗带来“二战”结束后南洋各地的首批侨汇赶回汕头。魏启峰批局乘东兴汇路之势,神速赴暹之举,赢得了海内外乡亲的赞誉,批局业务量大增。魏启峰批局还购置了3艘货轮,往来于汕头与揭阳之间,此外还有一艘小汽艇“中玉艇”,专为接送客户、解付侨批、接驳交通之用。1946年至1948年间,由魏启峰(万丰发)批局经手的侨汇总额约占全潮汕50%左右,占据潮汕侨批业“半壁江山”,这是魏启峰批局的鼎盛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魏启峰批局时任经理魏基强被推举为“揭阳县侨批联合会”办事处主任,曾出席全国侨批业会议,并历任揭阳县华侨投资公司董事会董事、揭阳县华侨中学校董会董事、揭阳县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荣获全国侨联会“热心为归侨、侨眷、侨胞服务30年”的荣誉证书。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魏基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慷慨解囊,捐献了一大笔资金支援抗美援朝,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1956年,万丰发批局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批局财产折股归公;1958年,并入“汕头市侨批联合服务部”,1973年开始归属中国银行管理,1979年完成合并工作而告终。魏启峰批局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并退出了历史舞台。至此,魏启峰批局在“福” “履”“启”“茂”“基”五代人的努力下,成为潮汕地区经营时间最长的百年批局。

  “四维里”大院:诠释慎终追远和经营之道

“四维里”的四维,表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也是罗字之内意。

“四维里”大院里的《本堂落成记》碑文。

  在榕城区榕东街道梅兜社区,有一座“四维里”大院,是魏启和掌管魏启峰批局期间兴建的,于1937年落成。据魏氏先人留下的手迹称,“四维里”三个字:“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也是罗字之内意。”据此,大院命名有两个含义:其一,引用我国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管仲的名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并以礼、义、廉、耻作为魏家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其二,罗字的繁体字“羅 ”,正是“四维”二字组成,大院命名为“四维里”,以资纪念始创魏启峰批局家族侨批业的先祖福罗公。

  《本堂落成记》石碑就存于四维里大院,碑文体现了魏氏先人的经营理念和为人处世原则,告诫后人:“生意日隆”是因为“大父福罗公性诚实”“先君履巧公继之信用益孚”,魏氏后人要“饮水思源,无忘乃祖,聿修厥德,而继继绳绳于勿替云”。

  魏氏的后人,正是秉承着这个宗旨,视诚信为批局的命脉,一代代勠力同心经营着侨批业。

  有一次,暹罗批局寄来一批批信,但批款迟迟未到。魏茂玉果断决定,无论以后这批批款如何,当前先由批局垫款,按批信所列汇款数额送至侨眷家中。“批款未到,批局垫付”,此举深得华侨和侨眷的赞誉。不仅如此,批局用人也秉承以德为首的原则,聘用的都是知根知底、为人诚实可靠的人员作为“批脚”。

  “启后承先留雅范,峰高海阔见存心。”这副一直挂在魏启峰批局客厅里的对联,正是批局恪守诚实守信的写照。

  谈到“诚信立业”,魏启峰批局后人魏壁光先生如是说,侨批业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可以说,诚信是整个侨批业的灵魂。魏启峰批局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我们回顾侨批业的历史,就是要发扬侨批业讲信誉、守承诺的优良传统,将诚信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激励他们秉承前辈诚信传统做人做事,为推动全社会守信践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4年,位于四维里北侧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被揭阳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启峰北路。

  2020年,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思贤路西段的魏启峰批局旧址,被榕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本版配照除署名外均由 蔡幼芳 摄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