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
·“中越友好的根基在人…
·以“三有”举措全面打…
·废料里“淘”出绿色财…
·一季度国家铁路发送货…
·持续发挥重点企业“挑…
·河道清淤保畅通 美化…
·健康中国如何迈向“优…
·常态化开展全民国家安…
·以“理论+文艺”唱响…
·现场查获野生海马28…
·退休不退岗 续写桃…
·十字路口免费送纸巾,…
·感受古城“慢时光”
·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家…
·兴·揭阳
·社融增量超15万亿元…
·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
·商务部回应美方豁免部…
·大张旗鼓加税 偷偷…
·刷视频找工作靠谱吗?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
·打造出口产品拓内销标…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开馆
·新型心脏起搏器比米粒…
·四款合资中大型车进入…
·多家车企竞相布局智能…
·截至去年底我国累计实…
·五省区电动汽车用电高…
·方程豹钛3开启预售
·丑中见美蕴真情
·指尖芭蕾 精妙绝伦
·乘AI之势,劲吹正能…
·“三五之夜”的“三五…
·人间至味是清欢
·养蚕人
·牛
·看 病
·母 亲
·泉 (外一章)
·新明长巷里的红色故事
·第三部分 铜器(2…
·撖大经醉心学问
·千日琵琶百日筝,半世…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指尖芭蕾 精妙绝伦
——陈锐波蛋雕作品赏析

时间:2025/4/14

 

红皮鸡蛋壳雕“国之脊梁”之屠守锷。

鸸鹋蛋壳雕“四季图”。

鹅蛋壳雕“英歌舞”。陈锐波 作

  □曾广锡

  蛋雕就是利用禽蛋壳的天然材质美,选料讲究,加以巧妙处理、清洗、雕琢,赋予蛋壳以独特、清新的艺术语言,既保持原生态的美,又增添人为的造型美。在约0.3毫米的蛋壳上雕刻,以蛋为纸,以刀为笔,可称是一门“脆弱的艺术”,雕刻时左手拿蛋壳的力度一定要掌握好,若手指用力不均即被捏破;右手拿着刻刀从第一刀开始,如履薄冰,蛋壳极薄,必须全神贯注,杂念皆无,稍有不慎即前功尽弃,可谓是“指尖芭蕾”。

  来自汕头的“80后”蛋雕大师陈锐波,在全国蛋雕界可谓大名鼎鼎,薄意雕、浅浮雕、阴雕、透雕、拼雕等技艺娴熟高超。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精品展、蛋雕名家展上屡获奖项,有的入选《全国蛋雕名家作品集》,真让人刮目相看,敬佩不已。2016年3月陈锐波的《百寿百福》《锦绣中华》两件蛋雕作品,入藏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陈家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陈锐波的蛋雕世界。

  首先来看薄意雕《国之脊梁》人物肖像系列作品。所谓薄意雕就是用刻刀在蛋壳上,将蛋皮上的颜色刻磨掉,留下深浅不一的颜色,刻画出人物肖像、书法诗词、山光水色、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不加着色,全靠蛋壳本身独有色彩,格外赏心悦目。陈锐波的这系列作品拟刻40位人物肖像,已完成钱学森、钱三强、程开甲、黄旭华、袁隆平、邓稼先、李四光、华罗庚等32位,选用的是红皮鸡蛋壳,其厚度仅有0.3毫米,他先在蛋壳上用铅笔画草图,后巧妙地利用鸡蛋壳原有的色彩,靠运刀的不同力度来表现颜色深浅,使之显得层次丰富,一幅幅人物肖像素描画跃然于鸡蛋壳上,栩栩如生,大师扎实的美术功底由此可见一斑。

  再来看这件高13厘米的浅浮雕《四季图》山水作品,则是选用质地较厚的鸸鹋蛋壳作为材料,这个呈墨绿色的蛋壳厚约1毫米,表现的主画面并非从壳的表面就开始雕刻,蛋壳分为四层,必须去掉第一、二层约 0.3毫米,在第三层约0.5毫米和第四层约0.2毫米进行刻磨,整个蛋壳采用四面开光形式,同为委角长方形,上下两端是在蛋壳深颜色的第一层刻上莲花纹;边框是在第三层刻至第四层白色的“万字”纹。主体四幅山水画同样是在第三层刻画,因考虑蛋壳的透光需要,故将这一层刮磨掉一些,使之显得较薄,加上第四层的白色(底色),既使画面与边框形成高与低对比,也显现出不同程度的深浅变化,层次也就更加丰富。脚座用鸵鸟蛋壳和鸸鹋蛋壳刻上“回纹”,并用胶水粘贴,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里面灯光照映下,画面上万物复苏、飞瀑高悬的“春”,阳光炽热、流水潺潺的“夏”,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的“秋”,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冬”,光与影交织,虚与实相融,仿佛人间景象近在咫尺,令人无不为之击节赏叹!

  陈锐波还擅长将透雕与拼雕、薄意雕结合在一起,既有雕刻艺术的语言,又兼有绘画的韵味,富有独特的审美情趣。但施艺时,比起薄意雕和浅浮雕来说,镂刻难度也就更大,考验着技艺更磨练着心性。瞧!这件《英歌舞》作品就是“蛋中蛋”,在洁白的鸵鸟蛋壳上开“蛴壳”窗,四周全是透雕的大小不一的圆点,各种不规则的图形,每一条线的宽度仅有1毫米,既薄又细,单薄脆弱,十分易碎,且其表面呈圆弧形状,每一刀都得小心翼翼,整个雕刻过程可谓刀刀皆险,稍不小心整个作品便毁于一旦。透过“蛴壳”窗可见里面的红皮鸡蛋壳用薄意雕刻画三个古装扮相舞者双手挥动木棒,交错翻转敲击,气势如虹,人物形象的表现采用“以少见多”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神形毕肖,在有限的天地中展现“中华战舞”的独特艺术魅力。“蛋中蛋”也因外面蛋壳开窗小于套中蛋的直径而令观者称奇,成为蛋雕中的一绝。作品还以红鸡蛋壳的“回纹”,鸵鸟蛋壳的透雕纹饰、阴雕“福”字作为脚座,组合为一个整体,成为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可见其匠心独造之妙。

  陈锐波从小就酷爱绘画、书法,自痴迷上蛋雕这门工艺之后,勤奋钻研,于这浮躁世界中沉得住气,潜得下心,不追求名利,每天花上几个小时“玩”蛋雕。从最小的鹌鹑蛋,到最大的鸵鸟蛋,经过他妙手雕刻,成为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如今大家都知道陈锐波在蛋雕上颇有名气,却可能还不晓得他还是竹刻、葫芦烙画的高手,不愧是“一专多能”的年轻大师。

  (作者系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副院长)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