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旋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等待。我相信只要用心做,教育一定会留下痕迹;虽然不是每次的苦口婆心都会收效,但我相信有些改变正在悄然发生。学会等待,耐心等待。这份等待,不正是教师生涯中一段独特而珍贵的幸福时光吗?
在一个班级中,总有那么一两名学生,他们是那么突出,那么特别,你刚接手班级,第一个听到的名字就是他。小浩就是这样一个人,学期刚开始,年级主任就来交底,说他是小学校园里的“大妖头”,经常带头捣乱课堂,顶撞老师,让我有心理准备。而有些学生,他们可能是性格使然,凡事不急不躁,让人感觉他们总跟不上大部队的步伐,日积月累之后,他们可能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大部分人,这类人往往被称为“后进生”。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因素有关,但我想这与教师对待他们的理念、态度及方法也有密切的关系。
因为刚上初中,小浩开学前两周的表现还不错,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但是第三周就开始躁动了,专挑小个子、性格温和老师的课堂随意大声说话、找茬,后来甚至在课堂上闹事,破坏课堂纪律,课后甚至与同学打架斗殴,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科任老师也不喜欢他。说实在话,这样的学生放在谁眼里都喜欢不起来,怎么办呢?作为班主任,又不得不面对他,我该怎样对待他呢?要怎样去亲近、教育和转化他呢?经多方了解和观察,我知道他是由于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班集体的排斥,因而对一些教师和同学产生对立情绪,对班集体生活不感兴趣,所以无心向学,游手好闲,故意惹是生非。于是我仗着他对班主任的三分敬畏,给予他更多的关爱,从学习、生活多方面关心他,试图接近他,走进他的内心。好在我们刚刚接触不久,我也没怎么批评过他,他对我并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我的话他还愿意认真听完。在同他相处的过程中我尽量用和善的脸色、温和的语气交流,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给予相应的赞赏和点到即止的夸奖,很庆幸这一招成功地把他心底里渴望被看见的愿望激发出来了。一天中午,我在巡视班级时发现走廊有垃圾团,刚好小浩背着书包迎面走过来,我故意弯腰捡起垃圾并长叹一声“要是我们班的走廊能永远保持干净就好了。”并故意把声音拉得老长,他听了就停下来说:“这个简单,我来负责走廊的卫生。”我微微一笑,“那好,以后走廊你负责,班级轮值你就免了。”然后故意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办事我放心。”后来,我发现他每次下课都先在走廊巡视一遍,上课铃声响后,他都会故意从前门走进教室,虽然他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桌,可以看出他是在检查走廊的卫生。从那以后,我还真没有在走廊看到过显眼的垃圾。于是我在全班同学面前感谢他对班级的付出,并真诚地表扬了他,同学们听后报以热烈的掌声,并逐渐对他另眼相看,慢慢地与他热络起来。
因为有人发现了他的“闪光点”,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以后劳动干劲更大了,除了负责走廊卫生,还主动承包了讲台的整理工作。我则以此为开端,封他为“廊台总督”,希望他工作更有干劲。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表扬,而应当把孩子们推到为班级争光的层次上,让他们在众人的眼光下获得成功,让他们体验班级主人翁的自豪感。如此一来,他们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会明显提高。小浩同学果然不负我的期望,在行为举止、体育活动、班级人际等方面也积极表现,逐渐凸显出他的“闪光点”,我也借机、适时“推波助澜”,帮他发扬光大,助他树立积极上进的形象,并以之反过来促使他时时以积极向上、向善的形象为标准。渐渐地,他各方面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各科成绩都显著提升,这成绩也让科任老师和同学们更加对他刮目相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毛病、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愿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对他们的任何进步都给予赞扬和公开的认可,我相信这定能温暖并影响他们的人生,助力他们坚定前行,健康成长。
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一朵花。我发现,教育学生,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脚踏实地,慢慢耕耘、慢慢影响。经历时间、经历过程,当学生具备自我成长的能力,不受外界干扰和阻拦时,他才有力量在擅长的领域闪闪发光,最终变成你期待的模样,更重要的是成为他自己期待的模样。
(作者系揭东区锡场镇世德初级中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