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兰
记得十多年前的那个暑假,因对武汉的黄鹤楼与武大樱花的无限神往,而不顾盛夏的炎炎烈日,不远千里,热情奔赴它而去。只是,黄鹤楼虽得偿所愿地游览了,但因为夏天并非是赏樱的季节,最后还是与传说中美丽的武大樱花缘悭一面。但因为对武大樱花的历史渊源有所了解,故而,多年前与武大樱花的错过,也便成为了记忆中念兹在兹的憾事。
想不到,十多年后的这个春天,生活终于还是以另一种方式,让我在梅州阴那山那片漫山遍野的樱花海里,如梦如幻中得偿所愿了。当我们历经3个多小时的车途,风尘仆仆来到了这位犹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女子” 面前时,目睹她如霞般的花海,把我们淹没于其中时,一时间,“人间值得”与“得偿所愿” 的惊艳惊喜之感,竟一次次涌上心头……与樱花对视,才发现樱花竟生长得这么美好细腻:只见她的花瓣呈卵圆形,轻薄如蝉翼,边缘呈波浪状,那么精致柔美。而花朵多为五瓣,呈蓬松花球。颜色多样,淡粉如云霞般柔和,白色则纯净无瑕。树冠则呈圆形或伞形,树干光滑。在她们舒展的枝叶间,关于她花语中所蕴含的象征生命、幸福、纯洁和高雅的美好意义也无限清晰起来,难怪在日本文化中,樱花被视为日本精神的象征,每到春季,日本人都要举办樱花节。可见,樱花文化之于日本如此源远流长。这一点,在明人宋濂的《樱花》诗句中,我们便可领略到一二:赏樱日本盛于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来到了山顶,惠风和畅,无限神清气爽中,放目四望,天朗气清,除了远处的层林泻青叠翠所带来的视觉盛宴之外,近处万株灿若云霞的樱花,宛如花浪此起彼伏,正与翠色绸带般的茶园互相映衬,星星点点连缀成片,在天地间,构成一幅层层叠叠无限浪漫的茶园樱花画卷,在我们面前温柔典雅地款款展开。再走近,惊艳之感更是时不时涌上心头,看到眼前的樱花有的成片成片绽放为如霞旖旎,有的独自开成如云般悠停于枝头上……一时间,让人观之,如画中行走般心醉神迷。漫步于其中,阅读着她们一个个美好的名称:红粉佳人樱、牡丹樱、香水樱……如此美轮美奂,恍若这些樱花就是《红楼梦》里那些美丽可爱的少女,那么鲜活动人各具情态地和我们并肩悠游着,兴致所至,说不定又开始吟诗作对了……那一刻,也蓦地想到了历代文人赏樱的风雅情景来,如南朝沈约的“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小院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李商隐的“何出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元稹的“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新枝”,而宋人方岳的“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更是把此刻在处处花团锦簇中、许多身着汉服的女子,正在樱花树下各具情态拍照留影的美妙画面,形容得如同穿越而来般亦真亦幻,美得令人一时间都有了“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那些徜徉于花海里的一个个女子,不管是浓妆淡抹还是素颜朝天,不管是豆蔻妙龄还是霜染年华,不同的面容不同的体态,在此刻,她们也都如花般尽情地绽放着……你瞧,每个女子,不管是身上鲜明艳丽的衣着,还是表达着她们内心情感的动作神情,她们是如此用心地在一个个镜头里,缔造着属于她们独一无二的美好与精彩……这一刻,我忽然觉得,这些女子正把她们生命中的春天,都带到了此刻阴那山的这片花海里,完成了她们前世今生,作为一朵花的绚烂回忆……是啊,如果没有这些美丽女子的到来,此刻,满园的樱花,或许,即使开到荼靡,也终是一场苍凉的寂寞吧。一时间,亦真亦幻,人花俱同所带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明之感中,不由让人想起王阳明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或许,天人合一的最高的美妙境界,应该就是这一刻人花皆醉的忘我意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