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玲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存在显著差异,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通过科学分层,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支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旨在为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也要认识到学生英语素养水平具有差异性,因此需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将不同水平的学生都纳入教学过程设计之中。分层教学能让教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的教学目标。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到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层教学法体现了这种教学理念?即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对应的学习任务,促进各个层次学生共同成长。其具体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分层教学融合了合作教学、集体教学与针对性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满足其需求的学习任务;二是分层教学综合考量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学习能力等因素,设计出更具个性化的教学内容。
二、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分层,动态调整
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基础,需坚持动态性、保密性和自愿性原则。教师可通过入学测试、日常作业、课堂表现、问卷调查等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学生大致分为三层:A 层学生:英语基础好,词汇量丰富,能熟练运用语法知识,听说读写能力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突出。
B 层学生:英语基础一般,掌握部分核心词汇和语法,听说读写能力中等,需要教师引导和同伴互助。
C 层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听说读写能力较弱,学习自信心不足。
同时,教师需向学生说明分层是暂时的,会根据学习情况定期调整,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标签效应。
(二)教学环节设计分层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学步骤分层是关键,能使课堂学习任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阅读教学为例:一是Warming-up.根据不同的阅读主题选择图片、视频、对话等导入方法。这一环节要能引起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注意,因此导入内容必须尽量契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二是Reading.设计较低水平的理解性任务,引导C层学生回答;设计有一定难度的提炼与总结性任务,引导B层学生回答;设计有难度的探究性任务,引导A层学生回答。Pre-reading环节,带领学生核对导学案,初步理解文章。While-reading 环节,通过问答、填空、判断对错等方式开展教学。Post-reading 环节,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拓展学习任务。
三是Summary.首先,教师可向A层学生提出问题,让其进行总结和交流,发挥示范作用;其次,向B层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其开阔思路;最后,对C层学生进行提问,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信。
(三)作业及评价分层
一是作业分层。
A 层:布置开放性、探究性作业,如“用英语总结周末观影感受”“为教材故事续写结尾”。
B 层:布置巩固性、应用性作业,如“完成教材配套练习并标注易错点”“仿写教材对话”。
C 层:布置基础性、模仿性作业,如“听写核心单词短语”“抄写并翻译重点句型”。
二是差异化评价。
对 A 层学生:侧重评价思维创新性和任务完成质量,如“观点表达的逻辑性”“拓展内容的丰富度”。
对 B 层学生:侧重评价基础知识掌握和方法运用,如 “句型正确率”“合作学习中的贡献度”。
对 C 层学生:侧重评价参与度和进步幅度,如“课堂发言次数”“作业正确率的提升”,且多用鼓励性语言(如 “这次单词默写比上次多对了 5 个,进步很大!”)。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法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分层、差异化教学设计和动态评价,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支持,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分层教学法必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