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金融发力破解民营、小…
·“两山”理念改变中国…
·攻坚推进“三线”整治…
·以书香涵养城市气质 …
·百年药香润军民 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
·压实责任 精准发力…
·乘“数”而上 智启…
·提升市民健康素养 持…
·《梦起英歌》入选20…
·不文明现象曝光台
·精神高地再添彩 文…
·探索帮扶新路径 助推…
·织密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干群合力筑牢蚊媒传染…
·揭东区持续开展“两清…
·揭东区老促会举行主题…
·锡场镇多措并举阻断蚊…
·桂岭“阳光玫瑰”葡萄…
·在日本,南京大屠杀历…
·日本有识之士呼吁正视…
·小学语文“共情式”教…
·少点花里胡哨,多些真…
·前7个月我国快递业务…
·台风“杨柳”过境 …
·白宫威胁俄罗斯 普…
·年内产业债券市场发行…
·前7个月“保险版AB…
·快贷及养易贷
·农行揭阳分行推出“抵…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以“四个联动”为抓手…
·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百…
·为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
·珍爱生命防溺水 平…
·“民呼我为”照亮村民…
·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
·“中华战舞”引领新国…
·优质资源进社区 “健…
·为电力一线劳动者送上…
·推动篮球运动 更好更…
·激励学子成长成才 营…
·我市学子暑假生活别样…
·夏日“舞”不停
·材料作文“传统文化的…
·假期安全指南,家长必…
·以爱为灯,照亮乡村教…
·健康谣言花样多,识别…
·预防基孔肯雅热,驱蚊…
·专家教你“多元搭配”…
·宝宝“头睡偏了”?情…
·日行7000步可降低…
·年轻人需警惕五种血管…
·怎样科学管理产后体重…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小学语文“共情式”教学策略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5/8/15

  □孙燕文

  共情式教学通过搭建情感沟通的桥梁,让师生、生生在情感互动中激活体验,最终引导学生从“会表达”走向“乐表达”。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共情”为抓手,探索提升表达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解读文本,促进认知共情的产生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语文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在《猫》的教学设计中,我以“仿写”作为契机,让学生在领悟作者情感后为单元习作打下坚实基础。在仿写之前,我从原作的主题、结构、句式、情感等方面着手设置情境。

  (一)总分结构的仿写

  《猫》的内容围绕两个总起句展开叙述,在学生找出这两个总述句后,我引导他们用概括性的句子表达身边事物的特点。接着顺势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体现相关特点的关键词,提供一份未完成的提纲:猫既( )又( ),既( )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又( );猫有时( ),有时又( )。请他们梳理文段脉络,让学生体会到写作要先提纲挈领。

  (二)抓住作者写作视角仿写

  引导学生发现猫性格中相互矛盾的特点后,我提供了几组动物的矛盾性格例子:乌龟既迟钝又敏捷;小鱼既安静又活泼;老牛既勤劳又懒惰;小狗既温顺又凶狠。这为学生打开思路、抛砖引玉。那么抓住矛盾体后该如何表达呢?我提示学生找出第二自然段中出现两次的句式“说……吧……的确……可是……”进行仿写。仿写句式的过程也是在强化某种情感或氛围。

  (三)朗读浸润,引出具体事例的仿写

  朗读能在学生脑海中再现文本情节,让他们成为情感的参与者、体验者,从而理解作品情感。由此我让学生根据提示 “小猫高兴时——;不高兴啊——;有时无比胆小 ——;有时又无比勇猛 ——” 进行朗读。学生通过读出一个个具体事例,印象更加深刻。此时要求他们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点面结合的仿写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这种对文本的解剖让学生的认知共情“入脑”——通过识别他人情绪、理解他人观点产生的共情,就是认知共情;而通过感知人物所处情境、心灵得到净化的则是情绪共情,即对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自发性的、替代性的情绪体验。

  二、沉浸想象,促进情绪共情发展

  情绪共情需要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氛围直接感染学生,让学生“入心”。我通过创设想象氛围,让学生产生“共情”。

  (一)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作者共情,发展思维训练表达

  如在讲解老猫尽职时,抓住猫一连几个钟头“屏息凝视”的情景,设置了以下情节:“两分钟过去了,老鼠没有动静,猫继续等候;十分钟过去了,老鼠还没出来,猫依然一动不动;一个钟头过去了,还没看到老鼠的影子,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学生在沉浸式的想象和表达过程中,脑补了猫连续几个钟头等待老鼠的画面,使课文描写具象化。

  (二)问题引领想象

  在讲到猫的“贪玩”时,面对“猫任凭谁怎么呼唤,也不肯回来”的描述,我提出问题:“都有谁在呼唤猫?怎么呼唤猫?”学生有的回答:“猫啊,你再不回来,我就要关门了。” 有的回答:“猫啊,我都急死了!你在哪里啊?”从学生的回答中,能引发出对老舍先生及家人对猫的宠溺之情,让他们与作者产生心理共情,感受到学生已走进作者内心,读懂了文本表达的感情。

  (三)代入角色让学生入情入境想象

  当学生读到猫把老舍先生种的花草折腾得枝折花落时,我说:“老舍先生除了写作这一爱好之外,另外还有两大爱好,一是养猫,你们知道第二个是什么吗?”学生一下子猜到是 “养花”。我立刻接着问:“如果是你们心爱的东西被弄坏了,你们会怎么样呢?”有学生说 “很生气”,有的说 “想打人”……我说:“老舍先生没有责打小猫,他会怎么对小猫呢?”学生立刻懂得了老舍先生对小猫那种深深的喜爱之情。在感知角色心理的同时,学生实现了从共情到领悟的飞跃。

  三、多元活动,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猫》的矛盾性格特点时,我强调文中“可是” 一词是老舍先生的表达“口头禅”,它巧妙且独具匠心地表现出生活中这种意想不到的趣味。于是我让学生用 “可是” 造句。同样,在讲解课文中“明贬实褒”的写法时,我举例说:“大家平时是不是很讨厌语文老师总是留你们背诵课文呢?” 有些学生犹豫着不敢回答,有些学生沉默片刻后马上说:“不会,老师是担心学生学习掉队。” 我让他们把对老师这种既爱又无奈的态度写出来。有学生写道:“我们的班主任太讨厌啦,下课了也不休息,把几个不背课文的人留下‘加餐’背诵。” 我顺势点明这就是“明贬实褒”的写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要由此及彼、由扶到放、由文本到生活、由课内到课外,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真正做到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