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解员向市民游客讲解有关革命故事。郑楚藩 摄
□记者 郑乔慧 特约记者 罗凯瀚
“这是以周恩来总理为原型塑造的起义军形象雕塑,周总理在水井边与群众握手,这一幕展现了军民鱼水情”……近日,在普宁市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简称普宁“八一”纪念馆、“流沙会议”旧址)内,讲解员吴晓薇正为放暑假回乡的大学生们讲解馆内的陈列展览,带领大家重温峥嵘革命岁月,了解红色革命故事。
普宁“八一”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地面积约1194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40平方米,原为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流沙教堂,至今虽已历经百多年的风雨洗礼,兀自屹立挺拔。1927年10月3日,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在这里主持召开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从政治上和军事上初步总结南昌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作出丢掉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旗帜、打出苏维埃的旗帜、搞土地革命等重大决策,史称“流沙会议”。
走进普宁“八一”纪念馆,只见该馆综合运用照片、图表、油画、文物、雕塑、立体场景等多种形式,以及全息影像等新技术新手段,让党员干部群众互动式、沉浸式地接受学习教育。在纪念馆门口,悬挂着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牌匾“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展厅前,当年周恩来饮用过的水井依然保留原貌。庭院内主座的长方形大厅布设有“八一”南昌起义“流沙会议”的纪念性陈列展览,重要展品有郭沫若手提红木箱(原件)等珍贵的历史文物。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杨成武、宋任穷、习仲勋、宋平等领导人曾到访旧址并题词留念。
近年来,普宁市在加强普宁“八一”纪念馆保护、修缮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掘其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依托这一革命阵地平台作用,让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干部群众和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据该馆馆长江宁文介绍,该馆近年来接待了一批批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近期正值暑假以及“八一”建军节前后,馆内参观人数较之前增加,其中不乏大批回乡的大学生以及外地的旅游团。参观者们在馆内认真参观学习,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并在参观登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悟:“南昌起义精神不朽,流沙会议历史意义非凡”“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接下来,普宁市将继续保护、运用好这一红色资源,强化教育功能,讲好红色故事,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