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阳普宁产业园区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落户。图为园区的万洋众创城项目。杨小琪 摄
□记者 郑乔慧 特约记者 罗凯瀚
记者近日走进揭阳普宁产业园区,园区内正热潮涌动:项目建设工地上,工程车辆穿梭不息,塔吊高耸入云;企业车间里,生产线开足马力,勾勒出一幅“大干快上”的建设画卷。
作为普宁市打造“一主三副园区”中的主园区,揭阳普宁产业园区正锚定普宁市“2+2+1”产业体系建设,凝心聚力抓项目、谋发展,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能级跃上新台阶,逐步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生态。当下,园区正以“医药大健康+纺织服装”为双支柱产业,以“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辅助产业,全力打造“2+4”多元化产业格局。
园区发展全面起势
揭阳普宁产业园区位于普宁市域中部的大坝镇和赤岗镇交界处,距普宁城区仅7公里、揭阳市区30公里;距揭惠铁路洪阳站4公里、厦深铁路普宁站15公里,能够实现“1小时直抵汕潮揭,2小时畅联大湾区”。
揭阳普宁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达19525亩,截至目前,共有入园企业51家,30家企业建成投产,其中规上企业17家。2024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0.84亿元,同比增长18.2%;固定资产投资14.79亿元,同比增长132%;税收收入7468万元,同比增长88.53%.
园区固投、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1~7月仍保持较高增长态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7亿元,同比增长43.82%;工业总产值22.13亿元,同比增长30.19%;工业增加值4.18亿元,同比增长30.6%;税收4691万元,同比增长31.4%.
眼下,园区各项经济数据向上向好,园区发展已全面起势。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在广东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全自动塑料薄膜生产线正忙碌有序地开展生产, 其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包装、日用品包装、新兴电子产品保护包装等领域。这是揭阳普宁产业园区引进的新材料方面的龙头企业,在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后,项目二期预计近期开展试产,建成后企业年产值将新增约1.5亿元。
眼下,在园区内,随着佳隆食品、鼎孚新材料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安诺、康州、绿洲、立丰、好万家等15家医药企业和天轩、科盛等10家纺织服装企业入驻投产,以生物医药(大健康)、纺织服装为主的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显现,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也蓄势迸发。
为了更好推进产业集聚成群发展,园区围绕其主导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2023年以来新签约项目42个,计划投资总额61.12亿元;新开工项目36个,累计完成投资额36.13亿元;新投产项目10个,累计贡献产值26.4亿元,形成了“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建设良好工作格局。同时,近两年来,园区累计盘活德祥、天姿芳、汇彩等企业用地13宗693.47亩,目前,已建成投产企业8家,在建5家。此外,园区还围绕生物医药大健康(含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两大产业,通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成功推动一批项目陆续落地、建设、投产。
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建设、建成投产,园区发展的集聚效应显著增强,为园区经济的发展夯实了后劲。
基础配套日臻完善
近年来,揭阳普宁产业园区持续加大投入,集聚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园区已建成英歌山大道、中心大道、英歌山北路东段等18条主、次干道,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企业落地提供坚实的要素保障。今年,普宁市还积极向上级争取17.67亿元债券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将建设英歌山北路西段、污水处理厂东路等7条道路以及英歌山大道等7宗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等。
除了路水电气这些基础设施,园区生活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周边配套了普宁潮实高级中学、平林华侨学校、大坝镇中心幼儿园等学校,普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坝镇卫生院等医院,中茵文化园、英歌情大剧场等文化娱乐餐饮住宿场所,以及大坝镇菜市场,去年还开通了往返普宁城区的公交线路等,基本形成企业员工车程15分钟内“生活圈”,产城融合效应更加明显,吸引企业落地的“磁场效应”也加速显现。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万洋、潮实、达力邦等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万洋众创城6栋通用厂房从拿地建设到封顶仅用4个月,不断刷新了项目建设速度的记录……这是揭阳普宁产业园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服务,推动项目落地的一个生动缩影。
据悉,园区按照“有事服务好、无事不打扰”的原则,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并联审批、容缺办理等机制,积极开展企业帮办代办服务,为项目提供从立项、报建、动工建设、竣工验收到投产达产的全流程、个性化优质服务,让企业在这里安心落户、放心发展、开心赚钱。
在此基础上,园区坚持真心实意优服务、真金白银降成本、用心用情帮企业,强化政企、银企对接、落细落实各项惠企暖企政策,全力支持企业技改扩能增效,实打实帮助企业破解融资、订单等难题。近两年来,园区指导帮助企业申报各类奖补资金2170.19万元,协调推动企业在用料、用电、用气、用工等方面“降成本”,累计降低生产成本1000多万元;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技改项目备案投资总额2.02亿元。
如今,园区正以火热的建设场景,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一家家企业茁壮成长,为区域经济腾飞注入澎湃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