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对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日益深远。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包含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数字化工具的出现,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围绕数字化时代如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展开论述。
一、利用数字化工具拓宽教学资源
数字化时代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往,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依靠课本及传统教学工具;而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类数字化工具应运而生,如电子课本、网络学习平台、在线教学软件等。这些工具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也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学习资源。
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使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学生可借助互联网检索相关资料、开展课外阅读,甚至参与在线讲座与论坛。这种资源的拓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凭借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内涵,进而提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二、增强互动性与参与感,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以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互动性与学生参与感较弱。数字化工具出现后,语文课堂的互动性显著增强,电子白板、线上课堂、学习平台等工具,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动提问者与参与者。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推动了他们的思维碰撞与交流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数字化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在线讨论。学生结合自身阅读体会发表观点,并与同学交流看法。这种互动性较强的学习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参与过程,学生能积累更多知识与经验,逐步提升语言水平和批判性思维。
三、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与能力基础存在差异,因此个性化教学尤为关键。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依托学习平台,教师可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与任务;学生也能自主选择符合自身水平和兴趣的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展学习。
数字化工具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即时反馈,让学生能及时发现自身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语文教师通过线上测验与作业,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再根据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但同时也面临信息泛滥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分析、评估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组织课外阅读、辩论、主题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表达不同观点。
在数字化平台上,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文本及多媒体资料,通过对比不同观点,逐步形成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此外,数字化工具还能推动学生开展创新写作练习,例如利用线上写作平台分享自己的文章,与他人相互学习、借鉴,进而提升写作技能。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不仅提高了语文能力,还培养了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字化时代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教师需充分运用数字化工具,坚持 “既教书又育人” 的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拓宽教学资源、加强课堂互动、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锻炼批判性思维等方法,助力学生全面提升语文能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数字化教学将为语文教学带来更多创新可能,推动教育不断变革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