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来县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鲍鱼养殖产业。 郑楚藩 摄
□记者 黄燕丹 林志鹏 胡旭莹
通讯员 林晓纷
今年9月30日,我市首个现代化风渔融合项目——粤东最大支腿式(桁架式)重型海洋牧场平台“龙宫号”在揭阳海域顺利完成首批章红鱼鱼苗投放,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规模化养殖阶段。
在我市蜿蜒的海岸线上,惠来县海岸线长达111.53公里,海域面积1328.6平方公里,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迄今已发现的品种有680多种,其中有较高经济价值鱼类150多种。对于我市来说,海洋是最大的先天优势,而发展渔业更大的优势在深海。近年来,我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靠海吃海”有了“新吃法”,以海产“粮”、划洋为“仓”,以科技为笔、以蓝水为卷,描绘了一幅耕海牧渔、向海图强的海上画卷。
依托优势,唱响海洋牧歌
近年来,我市按照“疏近用远、生态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规划设立4个现代海洋牧场养殖区(养殖面积153平方公里),探索发展“深远海养殖平台+风渔结合”新模式,打造“海洋能源+海洋养殖+渔产深加工+渔港经济+装备制造”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去年以来,我市海洋牧场建设加力提速,国家电投揭阳海洋牧场支腿式(桁架式)重型网箱试验项目,以及海源达重力式网箱养殖项目、惠前水产重力式网箱养殖项目等先后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各个项目进展顺利,一个个大型智能深海养殖装备将拔“海”而起,挺进“深蓝”。
其中,相较于国内传统海洋牧场项目“异地制造、长途转运”模式,“龙宫号”率先实现本地“制造、出运、施工”全流程闭环,在为惠来临港产业园园区带来订单、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更为国家电投集团在粤唯一港口——前詹通用码头积累超大型海工钢结构出运经验,切实发挥区域产业资源联动效应,为同类项目发展提供可借鉴样本。广东海源达和惠前水产养殖两个重力式网箱养殖项目计划建设养殖网箱25个,主要养殖石斑鱼、牡蛎、藻类、鲍鱼等,投产后年可创值1000多万元,目前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备受关注的“惠鲍1号”深远海智能鲍鱼网箱养殖平台预计今年10月开工建造,2026年3月完成网箱建设,6月底前下海安装并投产。该平台采用由支撑固定的四边形钢结构形式,设置养殖区、作业区、生活区和休闲垂钓区四个区域。该项目计划投资约1.3亿元,产值约5200万元,利润约2600万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一个周期(24个月)产量约300吨。
“鲍”住机遇,撬动“小鲍鱼”升级“大产业”
日前,记者在探访惠来县华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下称“华深公司”)养殖基地时看到,成片的黑网下,从海上引入的海水源源不断地流入一个个养殖池中, 不喜光线的鲍鱼正“躲”在养殖板下。翻开鲍鱼苗的养殖板,密密麻麻的翠绿色鲍鱼苗“趴”着不动;再翻开成品鲍鱼养殖板,鲍鱼立即蠕动起来,只只生龙活虎。
作为广东最大的鲍鱼生产地以及全国最大的度夏鲍鱼种苗基地,这样的养殖企业在惠来并不少见。目前,该县现有工厂化鲍鱼养殖场170多家,养殖水体130.8万立方米,年产鲍鱼苗44亿粒,总苗种占据国内市场三分之一。其中,育成“度夏苗”(长度2.5~3公分以上)量达7亿粒,占国内生产量70%以上;成品鲍3500多吨,产值约23亿元。
近年来,惠来县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聚力突破水产良种选育工作,全方位推进鲍鱼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各项工作,推动鲍鱼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并不断提质增效,成为强县富农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特色产业。为推动养殖企业规模化及工厂化生产,截至今年年初,惠来县已新增建设鲍鱼标准养殖池890个、高标准养殖池3600个。下一步,该县将坚持陆海接力,发展壮大陆基鲍鱼育苗育种和鲍鱼现代化产业园区,依托已建成的神泉国家一级渔港和惠来县8万吨天惠冷链物流中心,促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技术升级,智能养殖实现产量翻一番
在惠来县仙庵镇四石村距海边300米处,有一家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的现代化企业——惠来县公道养殖专业合作社,这里与传统养殖企业不同的是,仅有4名工人。走进企业车间,只见每个养殖池都搭载了智能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并分析水质、盐度、温度、含氧量等关键数据,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启动调节设备,确保水质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使得虾的存活率显著提升。
“我们一个车间60个池子,现有1300多个池,8月份换新一代自动化投料投动保一体机。到今年底,预计年产量可在4万斤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该基地负责人林洪豪介绍,基地运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养殖控制系统,实现高效净化,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目前已成功获得多项专利。
“智能养殖模式,是惠来县养殖产业的突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实践,使渔业产值与生态价值同步提升。”惠来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惠来拥有绵长海岸线,浅海、滩涂广阔,自然环境优良,为海水养殖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海水养殖主要是滩涂、陆基养殖,为直抽海水或在浅海区挖沉井过滤抽水和自然纳潮进行养殖生产。目前,该县养殖面积为2.2万亩,其中鲍鱼养殖0.5万亩,虾蟹养殖面积达1.7万亩。2024年,惠来县渔业总产量9.08万吨,比增1.7%,产值22.33亿元。其中,海水养殖2.66万吨,产值为10.2亿元。
从曾经的靠海赏饭,到如今智慧养殖,吃货们盼望已久的“海鲜自由”不只是愿景。随着我市加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全链条发力建设海洋牧场,“蓝色粮仓”建设正蓄势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