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第41个教师节·优秀教师风采系列报道

林桂芳在教学中始终保持“求真、求活、求序、求新”精神。通讯员 摄
□记者 洪炯珊
在揭阳教育这片沃土上,有一位深耕语文教学27年的“筑梦人”:她从农村薄弱学校起步,一路成长为初中语文正高级教师、揭阳市名教师、名班主任,今年更获评“特级教师”称号;她创新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全市推广,成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金钥匙”;她培养的学生有人成长为中科院研究员;她指导的青年教师获评“南粤优秀教师”。她,就是揭阳真理中学教师林桂芳,。
用心浇灌,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从教27年,林桂芳担任班主任工作26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是她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信条。从揭东区白塔镇桐坑初级中学到揭阳真理中学,无论在哪所学校,她始终践行“严、勤、细、实、爱”五字准则,依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做人”“知识”双方面教育,把每个学生都当作“潜力股”用心浇灌。
面对学生,她坚持“先摸底-再谈话-提要求”的沟通节奏,既关注学业成绩的起伏,更牵挂身心健康的成长。中考备考阶段,她每天利用课后时间为学生做心理疏导,用温暖的话语帮助考生缓解压力;课余时间,她组织主题班会、辩论会、三分钟即兴演讲等活动,让班级生活充满活力与温度。为打通教育“最后一公里”,她始终将家访作为沟通的重要纽带,深耕“家校共育”理念,通过定期座谈、电访等多元方式,与家长携手为学生搭建起坚实的成长桥梁。
27载深耕教育一线,林桂芳育人成效突出。她先后培养出黄畅、张梓琳等市、区级三好学生与优秀学生干部;指导黄希涵、王亦琳、夏希等作文尖子生,在省、市、区各级赛事中屡获佳绩。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她在桐坑初级中学教过的学生林锦添,如今已成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学生们的卓越成就,正是她“点燃星火”教育理念的生动印证。
教研领航,从“课堂创新”到“辐射带动”
“教学没有捷径,但有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林桂芳始终保持“求真、求活、求序、求新”的探索精神。经过多年实践,她凝练出“导(目标导向)-驱(任务驱动)-评(反馈评价)-结(总结升华)”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参与”。她撰写的《寻“智”之旅——〈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获2024年优秀成果省级一等奖;撰写的师德论文《守住自己的道》也获省级一等奖。她带的九年级语文成绩更是连年亮眼——2014年至2023年,所教学生中考语文平均分连续多年位居榕城区第一,用实力诠释了“好方法成就好成绩”。
作为揭阳市名教师、揭阳市初中语文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和榕城区初中语文学科教研组组长,林桂芳从不止步于个人成长,而是主动扛起“传帮带”的责任,让优质的教育经验流动起来。她主编《传统节日》《潮汕名胜古迹》等校本教材,将潮汕文化融入语文课堂;主持省级重点课题《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策略》,参与9个省、市、区级课题研究,撰写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三重魅力与活力释放》等9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省级刊物,为语文教学研究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智慧。
在辐射引领上,她更是不遗余力。2023年8月,她在“揭阳名师讲堂”向全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分享《把脉学情明方向 聚焦问题有策略》的研究成果;她多次深入揭西县金和镇等农村学校开展“送教送研”,把“四位一体”教学模式送到薄弱学校课堂;她指导的林锦华老师获评“南粤优秀教师”,陈琦老师在广东省青年教师能力大赛中获省级三等奖。
27年春风化雨,林桂芳收获了一项项教育教学荣誉,从“揭阳市优秀班主任”到“初中语文正高级教师”,到今年被评为“特级教师”,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她对教育事业的赤诚。面对未来,这位深耕杏坛的“老兵”依然满怀热忱,她说:“只要站在讲台一天,就要为学生多做一点实事,为揭阳教育多尽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