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集体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62%,收报3865.23点;深证成指跌2.54%,收报12895.11点;创业板指跌3.99%,收报2955.98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5762亿元,较前一日放量2215亿元。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保险、燃气、煤炭行业、银行、酿酒行业涨幅居前,电子化学品、能源金属、半导体、小金属、电池、消费电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1700只,近50只股票涨停。超硬材料概念股全天领涨,黄河旋风涨停。港口航运板块逆势上涨,南京港2连板。银行板块持续拉升,重庆银行涨超6%.下跌方面,半导体板块集体下跌,闻泰科技一字跌停,燕东微、芯源微跌超10%.有色金属板块冲高回落,兴业银锡触及跌停。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银行、光伏设备、酿酒行业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银行净流入19.98亿元。
净流出方面,半导体、通信设备、电池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半导体净流出189.20亿元。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中信证券研报表示,水电资产现金流规模稳定且相比利润能够更准确评估资产实际盈利能力,因此以现金流为基础的估值指标在评估水电资产时具有更好的评估能力;随着前期股价调整,目前龙头大水电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普遍重新接近5年历史均值,安全边际已经具备,配置性价比出现。
华泰证券研报称,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财产保险公司加强费率管理,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即所谓的费用水平“报行合一”。这是继车险、寿险执行报行合一之后,监管部门开始管控非车险领域的费用水平,遏制不理性竞争。我国财险业非车险保费占比过半,但是非车险承保表现不佳,常年处于承保亏损状态。本次推行非车险“报行合一”,有望压降非车险费用率,改善财险整体承保表现。
银河证券研报表示,9月食品饮料指数相对大盘表现较弱,内部各个子板块均处于调整阶段。展望10月,市场重点将聚焦于三季报业绩,相关绩优个股与板块可重点关注。展望2025年第四季度,在PPI改善向CPI改善逐渐传导的预期下,可优先重点关注供给出清+估值底部的顺周期方向。中长期则继续建议重点关注三条主线:1.新品类与新渠道方向的成长性个股;2.需求相对稳定与竞争格局改善的板块;3.顺周期复苏方向。
中信建投指出,锑方面,出口迟迟未放开,作为重要的军工金属,锑在大国博弈背景下战略价值凸显。钨方面,8月三氧化钨出口持续恢复,接近管制之前的单月出口量,APT出口则再度大幅下滑,出口仍然没有恢复常态化。钨精矿二批配额尚未公开,可能直接下发至生产企业,与稀土的配额下发情况接近,战略金属地位凸显。钨精矿价格快速冲高后虽然略有回落,但供需偏紧的状态并未发生实质性反转,看好钨精矿中枢价格的长期上移和战略投资价值。钼方面,1~9月国内钼铁钢招总量合计为11.86万吨(累计同比增长6.1%),从原材料端充分印证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正不断加速。近期虽然内蒙古等矿山已经复产,但是矿端增量仍不明显,且市场止跌企稳信号逐渐明显。
中金公司指出,11月重要节点前,中美经贸博弈再度升级。整体看,基于目前信息初步判断,本轮事件对A股的冲击预计将弱于4月初时期:一方面,当时4月初市场计入了剧烈、快速调整预期;另一方面,中国在当时展现出的快速、有效应对,有望降低投资者对后续类似冲击的担忧。短期看,此次突发事件或对风险偏好带来影响,加大或延长8月底以来的市场调整幅度和持续时间。但从中期角度,全球货币秩序加速重构,美元资产的安全性下降,人民币资产将继续获得重估,这意味着市场上行根基并未动摇,叠加“十五五”等政策规划出台在即、科技等行业基本面向好趋势未改、A股整体估值区间相对合理等因素,本轮行情可能更具备“长期”“稳进”条件,中国资产重估仍在延续。若后续短期A股因非理性情绪出现超调,反而提供较好再度配置A股时点。
国金证券指出,从近期政策表态、完成经济增长目标的压力、四季度的经济承受力来看,年内出台增量政策的必要性偏低。未来一段时间重点或将是存量政策的优化,通过调整存量政策的形式、节奏和用途,支撑经济增长。深化改革将成为政策的重心,这也是未来“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政策方向,通过改革提高全要素增长率,打开经济潜在增长空间。
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