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宇鹏主任医师在为患者检查。
编者按:
近期,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2021年度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定结果。揭阳市人民医院共有42名专家晋升高级职称,其中,心血管内科专家林宇鹏、消化内科专家袁楚明、神经内科专家林楚生、神经内科专家林哲聪、乳腺外科专家蔡振海、肾内科专家吴义强、针灸理疗科专家陈栋、口腔科专家谢逸瑞、麻醉科专家张欢楷、心血管内科专家林锐、儿科专家欧少阳、消化内科专家陈楚流12名专家晋升为主任医师,专家人才团队得到大幅提升,充分体现了近年来该院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专家队伍培育的成效。
在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的进程中,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引才育才用才的人才工作,以学科建设为主线规划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推进各系列各层次人才快速成长、均衡发展,激励医务人员努力奔跑、奋力逐梦,涌现出一批有创造性成绩、有较高学术地位和重要影响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目前,该院共有博士、硕士研究生200多名,高级职称以上人员300多名和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7名。
从本期起,本版陆续推出市人民医院2021年度通过正高级职称资格评定的医疗专家相关报道,一睹名医风采。
“‘主动脉夹层是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灾难性疾病!面对重患,我们心血管医生更要有医者担当、迎难而上。’十多年前,我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总主任徐名伟主任医师多次鼓励年轻的心内科医生,在主动脉疾病等危重心血管疾病领域努力耕耘,力争突破。”揭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副主任林宇鹏主任医师说。
十多年前,主动脉夹层作为一种危重心血管疾病,其救治非常棘手,常规治疗的死亡率甚至高达75%,病人和家属的无助让林宇鹏的内心深受冲击。作为一名心血管医生,他决心在主动脉疾病领域持续钻研;从彼时至今的十几年间,他一直在与主动脉疾病“死磕硬扛”。
□记者 张夏阳 通讯员 黄晓纯
多管齐下
缩短主动脉疾病确诊时间
林宇鹏于2001年大学毕业后便来到市人民医院内科工作,2007年开始专注于心血管领域,2010年在CCU工作期间,第一次正式接触了主动脉疾病。
冬季是危重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2010年的冬天格外寒冷,该院CCU陆续收治了多名急性主动脉疾病患者,当时的治疗手段有限,常规治疗的死亡率高达75%,有些高危患者不幸地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去世,有些患者长途跋涉转诊到上级医院治疗,不仅耽误时间,也让患者家庭背上沉重的负担。
“当时有一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急性胸背痛来院就诊,被确诊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在我院救治后,又送到上级医院抢救,花费了上百万医疗费后,最后还是不幸离世了。” 林宇鹏说,十几年过去了,他对这个灾难性病例依然记忆尤深。
眼见主动脉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沉重打击,林宇鹏下定决心提高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开始在追求主动脉疾病得到更好诊疗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
2011年,揭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大动脉疾病诊疗组成立,形成以林宇鹏、徐衡等为骨干的技术团队,对主动脉疾病的诊治实施集中规范管理,以工匠精神持续钻研,深化亚专业发展。
林宇鹏介绍,以主动脉夹层为例,主动脉壁有内中外三层膜,各种原因导致血管腔内血进入到内膜与中外膜之间形成假腔,不断有血液涌入假腔而无法排出,假腔内压力飙升,就会不断撕裂下方的血管壁。该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误诊漏诊率较高。
于是,诊疗组从提高主动脉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开始,联动急诊医师共同提高对主动脉疾病的预警与识别;联动影像科医师共同提高影像诊断水平;应用CCU科内的监测设备制定完整的诊疗综合管理措施。
一整套“组合拳”下来,市人民医院对主动脉疾病的确诊时间平均缩短一半,对可疑患者的CT筛查确诊率提高到90%以上。
通过提高诊断能力,在临床接诊中,快速识别患者。近期,有一名患者到急诊科就医时,表现为背痛同时伴有双下肢无力,没有出现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在以往,通常认为是脑血管或脊髓疾病。现在,值班医师也同时考虑到主动脉夹层的可能,并第一时间召集心血管内科会诊,为患者进行胸腹部主动脉CTA筛查,最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及时为患者实施治疗。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
为危重动脉疾病“拆弹”
为了让主动脉疾病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林宇鹏积极到上级医院进修“提高内功”。从2011年开始,他先后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单位进修研习。2013年,他率先在全市独立开展了常规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至今,市人民医院仍是本地区唯一能够独立开展该技术的医疗单位。
目前,林宇鹏带领团队每年完成上百例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为大血管危重患者成功“拆弹”。该手术非常微创,手术时间通常只需要1小时左右,术后几天即可康复出院,给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为了进一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林宇鹏带领团队不断攀登技术高地,对被称为“介入治疗雷区”的复杂主动脉弓疾病患者采用多种技术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开创性开展经皮穿刺腋动脉入路,解决部分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问题。近两年多以来,处理复杂性主动脉疾病超过100例次,抢救了一大批危重患者,且完全避免了传统开刀手术的大创伤,大幅减少了医疗费用并让患者获得快速优质康复的效果。
在主动脉疾病中,主动脉瘤也是高风险类型的疾病,主动脉瘤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90%.为了快速救治,提高救治率,大动脉疾病诊疗组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这同样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手术。
林宇鹏表示,主动脉瘤破裂即使及时进行治疗,目前国内统计的平均生存率也只有50%.在医疗团队的努力下,市人民医院大动脉诊疗组近年来的该类手术,存活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的高位。
强化泛血管医学理念
不断开展前沿技术
据了解,市人民医院在该院党委书记徐名伟带领下,率先在潮汕地区开展大动脉相关疾病诊疗,成为目前我市唯一的独立开展主动脉腔内手术的医疗单位,在潮汕地区乃至全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以主动脉夹层疾病为例,外院转入的患者已占比70 %以上。
林宇鹏介绍,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大动脉疾病诊疗组已经形成了泛血管医学理念,以高血压为抓手,立足于心脏及主动脉,关注全身血管健康。
诊疗组常规开展多项主动脉疾病手术,包括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复杂性主动脉疾病杂交手术、主动脉损伤腔内修复术、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主动脉缩窄腔内修复术等复杂手术;先进技术包括应用腔内技术(烟囱技术、开窗技术、一体式分支型支架)进行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分支及骨盆动脉腔内重建、经皮介入治疗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及分支栓塞等。同时,通过与省内外知名心脏及大血管医疗中心的紧密合作,快速转运需要开放手术治疗的危重病患。
接下来,该院心血管内一科大动脉疾病诊疗组将继续强化泛血管医学理念,继续深耕主动脉疾病诊疗,打造满足本地区人民需求的现代医学诊疗模式,培养更多立足于心脏及主动脉、面向全身血管健康的综合型医学人才,为救治主动脉疾病危重症患者提供有力保障,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专家推介

林宇鹏
心血管内一科、CCU副主任,心内科大动脉疾病诊疗组组长,主任医师
擅长主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血管急危重症的精准诊治及介入/微创治疗,对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预防等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曾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知名医疗中心研修,取得国家冠心病介入及主动脉、周围血管疾病介入资质。
兼任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周围血管介入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心脏超声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大湾区心脏协会泛血管分会委员、大湾区心脏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委员、揭阳市胸痛诊疗质控中心委员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二楼4号诊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