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夏阳 通讯员 黄晓纯
10年前,林伯(化名)因结节性甲状腺肿,做了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两年前,他的胸壁长出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肿块,不痛不痒,患者不以为意。最近3个月,他明显感觉到胸部的肿物长大了不少,于是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揭阳市人民医院就医。
由于肿块长在乳腺附近,林伯在家人的陪同下到该院乳腺外科就诊。乳腺外科医生初步检查后,考虑为胸壁肿瘤,于是邀请胸心外科洪祎纯副主任医师过来现场会诊。
洪祎纯检查后发现,肿物已经长成了10cm×5.4cm的巨大肿瘤,近乎拳头大小,而且可能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甲状腺来源的胸壁肿瘤!
随后,患者住进胸心外科接受治疗。进一步检查发现胸壁恶性肿瘤可能性较大,并且肿瘤已导致左侧第6肋骨的骨质破坏。所幸,在进行PET-CT等检查后,发现肿瘤还没有发生远处转移。
为了确定肿瘤性质,林伯在局麻下接受肿瘤穿刺活检术。通常,病理诊断是明确实体肿瘤病因的“火眼金睛”,但是,这个胸壁肿瘤却少有地给病理专家们出了一道难题。病理科一系列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查,推测该肿瘤是较为少见的甲状腺来源胸壁肿瘤,但无法完全确定其是否已经恶化。而在实体肿瘤治疗中,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差别较大,这无疑提高了胸心外科制订治疗方案的难度。
在胸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吕文强的主持下,针对这一罕见、疑难病例,科室组织了病例讨论,结合相关检查,专家们一致认为以患者胸壁肿瘤特性来看,必须按照恶性肿瘤的切除方式进行手术,且需要尽快安排手术,术中要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同时要注意胸腔内其他器官脏器是否有肿瘤侵犯,比如心包、膈肌、肺部等;如果有肿瘤侵犯也要一并切除,切除后的胸壁重建更是关键!由于缺损较大,胸壁重建后还需要进行肌皮瓣转移,于是术前还邀请了整形美容外科辜为高副主任医师会诊查看患者,做好肌皮瓣转移的规划。
一切准备就绪,一场浩大的先“破坏”再“重建”的工程开始了。洪祎纯等广泛切除了连同肿瘤在内的三根肋骨及肋间组织、部分肋弓肋软骨、部分肺组织,随后植入人工材料重建胸壁、恢复胸廓稳定性;整形美容外科团队从背部转移肌皮瓣进行覆盖,增加胸壁密闭性,促进创面渗液吸收,以预防伤口感染。
耗时三小时,手术团队顺利完成了“左侧胸壁肿瘤扩大切除+左侧胸壁重建+肌皮瓣转移术+左上肺楔形切除术”, 以一台高难度手术实现了四个手术目标。顺利取下了压在林伯胸口的巨大肿瘤,也终于让林伯一家人心头上的“大石头”落了地。
洪祎纯介绍,胸壁肿瘤是发生在胸壁的一大类肿瘤,涉及范围广,包括原发的良恶性肿瘤和转移瘤,也包括肺、乳房等邻近器官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胸壁肿瘤类型多,但总量不多,相对罕见,因此很多医疗机构在这方面的治疗经验不足。
据了解,近年来,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引进了3D胸腔镜设备、人工智能肺部结节辅助诊断系统、三维模型重建技术等优质资源,率先开展了微创食管癌手术加速康复治疗、自主呼吸麻醉下肺癌根治术、肺段精准切除手术等手术。围绕“舒适胸外科”这一全新理念,胸心外科团队专注于患者围手术期每一个细节,最大限度提升手术精准度,并减少手术创伤。护理团队从患者入院直到出院,实施全程精心护理、全程心理疏导、全程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
本例罕见、巨大胸壁肿瘤切除手术的成功开展,正是体现了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扎实、全面的医学理论,精湛的手术技巧和密切配合的多学科协作能力。目前,该院胸心外科在各类胸部疾病的诊治上经验丰富,现已形成了以腔镜微创手术为主,快速康复等综合诊疗服务为辅的治疗特色。
专家推介

吕文强
胸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兼职教授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现为“中山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特聘评阅专家。
连续多年获评“岭南名医”。在国际医学杂志发表食管癌微创治疗SCI文章2篇。曾获中国胸外科医师协会“菁英杯”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技艺大赛“岭南区”第一名。
兼任揭阳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出诊诊室:门诊楼二楼西侧17号诊室

洪祎纯
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
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擅长肺癌的预防与筛查,肺癌、食管癌的外科诊治和综合治疗,尤其对肺小结节的随访管理和诊治工作有丰富的经验。
曾获得2021第七届大中华胸腔镜手术菁英赛华南省区赛食管组第三名。在国家级和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篇,以第一负责人身份获揭阳市科技局立项3项。现担任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肺肿瘤中西医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二楼东侧17号诊室
本版图片均由 邹仰光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