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集体收跌,沪指跌1.34%,收报3078.40点;深证成指跌2.14%,收报10152.60点;创业板指跌2.30%,收报2038.98点。市场成交额持续低迷,昨日仅有7059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104.61亿元。
行业板块多数收跌,航天航空、光伏设备、能源金属、船舶制造、证券、通信设备、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煤炭行业、环保行业逆市走强。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超过600只。核污染概念股表现活跃,其中环保股再度走强,中电环保、正和生态、绿茵生态涨停;养殖、盐业股震荡走强,大湖股份、江盐集团涨停。数据要素概念股走势分化,零点有数、三维天地、中国科传涨停。减速器、机器人概念股盘中冲高,丰立智能20CM涨停。下跌方面,券商股展开调整,太平洋盘中触及跌停。信创概念股震荡走弱,中国软件跌停。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中银证券表示,市场底伴随政策底和经济底将逐步铸牢。经济结构升级,工业化起飞阶段的传统产业如地产、基建等面临改造变迁;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高端制造正孕育发展。新旧产业不平衡带来一定风险释放有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性,也是新业态下需要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从产业趋势角度,应该正视当前的风险是局部性的,而非系统性的。行业方面,建议以TMT+非银作为参与市场修复阶段持仓主线。随着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定调,券商行业有望持续,2015年以来券商行情启动的频率下降但胜率有明显提升,市场脱离底部离不开券商指数的积极作用,即券商指数的发起是孕育全A指数底部脱离的必要条件。此外,关注主导产业及TMT/AI产业链,硬件方面基础设施资本开支上行,形成供需两侧错配;软件方面资产轻及成长性好,叠加平台和技术优势,龙头创造现金能力更强。强产业趋势能抵御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冲击,在全A盈利弹性大幅上行的可能性未能得到验证的初期,TMT仍是难以忽略的重要配置方向。
中金公司表示,本次证监会推出的举措覆盖内容较广,整体而言,政策措施一方面应对当前资本市场阶段性挑战,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制度安排立足长远,对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改善投资者中长期回报预期、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等均具有积极意义。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及价格发现职能,助力投资者财富效应增加,强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结合当前市场环境来看,当前市场已计入较多偏审慎预期,随着近期调整,估值、情绪和投资者行为进一步呈现出偏底部特征,投资吸引力进一步增加,结合政策层面积极化解当前主要矛盾、企业盈利底部逐渐显现,我们认为对于后续表现不必悲观,当前位置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国海证券表示,同当前可以类比参照的“政策底-市场底”有三次,分别是2012年9月至12月、2018年10月至12月和2022年3月至4月,政策底形成的标志均为支持资本市场的重要表态。本轮市场底的形成需要以时间换空间,8月底中报之前,价值风格占优的概率较大,稳增长接续政策出台的时间节点以及楼市“金九银十”旺季的成色是决定市场底之后优势风格的关键因素。
华泰证券指出,北向资金近期的大幅流出仅为资金波动项,杠杆、ETF等资金趋势项稳步修复。上周市场有所调整,经济数据偏弱、美债及美元回升是扰动主因,A股日成交额回落至约7000亿元,增量资金修复波折不断,但积极因素正在显露,具体表现为:1.截至8月22日,北向资金连续净流出12日,但累计净流入规模自5月以来并无明显下滑(前两周净流出规模与7月末净流入规模相近),北向资金是波动项而非趋势项;2.7月末以来杠杆、公募新发温和修复,亮点在于ETF净申购规模较高(尤其是宽基指数ETF,上周净申购约200亿);3.企业回购预案、基金自购高点通常领先或同步于市场底部,当前A股回购预案规模、基金自购规模均处于阶段高点,或预示当前市场底部位置较为坚实。
招商证券表示,近日,证监会提出活跃资本市场的一揽子措施,从投资端、融资端再到交易端,三端协同发力,明确传递了监管部门明确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心。本轮政策重点与过往偏向融资端不同,重点在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构建投资者友好市场。随着后续各项细则逐步落地,将持续改善风险偏好,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
综 合 |